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稀土为何如此稀罕

2019-05-31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梁 睿 刘 兴

    

    稀土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用途广泛。虽然用量较小,但效果显著,发挥着现代工业“维生素”的作用,产生出巨大的辐射性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稀土的科研投入,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局面正在改变

    稀土究竟“稀罕”在哪?稀土有何应用?我国稀土产业有何优势?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实际上,稀土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中。比如,每天看的电视,其鲜艳的红色就来自稀土元素铕和钇;外出携带的照相机,镜头里有稀土元素镧;天天使用的手机中有稀土元素钕;稀土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用途广泛。虽然用量较小,但效果显著,发挥着现代工业“维生素”的作用,产生出巨大的辐射性经济效益。

    那么,中国稀土产业在国际上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资源占据优势。招商证券分析师表示,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稀土储量1.2亿吨,我国有4400万吨,占比38%。同时,在高精尖制造中占据更加重要地位的中重稀土(以镝、铽为代表)具有独特优势。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在赣州发现了世界罕见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该矿具有配分齐全,经济价值高,易选别,放射性低等特点,稀土中的钇、镝、铽等中重稀土元素,我国的工业储量为150万吨,江西赣州一地就占到其中的36%,所含富钇型重稀土矿产资源更为世界所独有。

    其次,采掘、冶炼分离能力强。据招商证券分析师介绍,我国在稀土采掘、冶炼、分离提纯方面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具备极强话语权。2018年全球稀土矿产品产量约19.5万吨,中国产量约12万吨,占62%;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量约为14.6万吨,其中中国产量12.5万吨,约占86%。记者从赣州市工信局了解到,赣州离子型稀土开采和加工已有40余年,一直领衔我国离子型稀土领域,在南方稀土开采、分离、金属冶炼等方面的工艺技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业规模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再次,应用链条不断延长。借助资源和冶炼分离优势,我国稀土产业链不断延长,以稀土应用最广泛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例,目前我国钕铁硼产量已接近全球的90%,高端钕铁硼产量已接近全球总量的60%。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原湖南稀土研究院院长刘甲祥表示,由于我国稀土技术研究起步晚,在不少领域已经被国外“捷足先登”,在很多稀土产品上,虽然产能最大,但技术专利基本都是国外的。如稀土应用最广泛的永磁材料领域,国内企业生产永磁电机不仅要交专利费,而且还受到协议规定的出口数量限制。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稀土的科研投入,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局面正在改变。

    “比如钪铝合金,强度高,重量轻,是航空航天关键材料,我们已掌握了自主核心技术。目前,位于衡阳市白沙洲工业园的年产万吨高性能稀土铝合金熔铸生产线已经点火成功,下个月将正式投产。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超400亿元。”刘甲祥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从赣州市科技局了解到,在稀土勘查、开采、冶炼、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该市承担并完成了40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环境保护技术与集成”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丰硕成果。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中国石化L-CNG加气站亮相春城
·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重包装膜减薄再获新突破
· 广东石油平台融合创新营销模式
· 销售华南30座输油站被太阳光照亮
· 一万只“鼻子”的环保战斗力
· 连云港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成立
· 清洁供热有望成为我国产业新蓝海
· 销售华东实现浙赣管线大批次汽油混输
   图片新闻
齐鲁石化聚丙烯专用料替代进口产品 海管壁厚检测成功应用高空绳索技术
上海石化“在线熔融指数仪”成功替代人工检测 扬子石化研发控制系统数字化管理应用
   高层动态
· 戴厚良在南京会见娄勤俭吴政隆
· 马永生出席西洽会并赴驻渝企业调研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行业·国际
· 美股小幅收涨 国际油价跌近4%拖累能源股走低
· 纽交所原油价格低于59美元/桶
· 欧洲财团启动大规模碳捕获与封存项目
· 康菲石油启动达尔文液化天然气电池项目
· 坦桑尼亚将于2022年开始建设LNG工厂
· BP希望用低碳液化天然气获得市场青睐
· 德文能源战略性退出加拿大业务
· 阿塞拜疆将从7月1日起恢复通过俄出口原油
   行业·国内
· 氢能源概念股被引爆 谁能抢食万亿元市场
· 未来能源的主角会是“氢”吗
· 貌似“弱不禁风” 硬碳气凝胶本领高强
· 稀土为何如此稀罕
· 氢燃料汽车产品试点初见成效 产业化尚需时日
· 市场化是天然气大发展的关键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网进行最大规模资源调整
· 中国石油加快航空加油网络全球化布局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