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03 | 来源: |
![]() |
![]() |
石化新闻![]() |
镇海炼化立足技术创新,推进绿色生产,构建以“高利用型内部产业链”、“废弃物零排放”为基本构架的内部循环经济模式。 5月14日,在镇海炼化厂区塔林深处,三五成群的白鹭乘风而飞。今年有几百只小白鹭在“百鹭园”破壳而出,这群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选择在塔林安家,是对镇海炼化生态环境的最好肯定。作为中国石化首批绿色企业之一,镇海炼化正向着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石化基地而努力。 地沟油“飞天”变身绿色生物航煤 5月14日,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厂区一处施工现场,在建项目是中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化生产装置,计划建成规模为10万吨/年。 镇海炼化与生物航煤渊源已久。早在2011年9月,镇海炼化下属杭州石化生产基地改造建成了生物航煤工业试验装置,生产出合格的生物航煤。2017年11月22日,加注镇海炼化生产的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的海南航空一架客机平稳降落在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标志着我国首次使用自主研发生产的生物航煤实现商业载客跨洋飞行。 生物航煤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碳排放可减少35%以上,有原料来源可再生、杂质含量低等优点。中国石化自主开发了用于生产生物航煤的催化剂和工业成套技术,适用原料有动植物油、餐饮废油、微藻类生成油、FT合成油、秸秆生成油等。 “餐饮废油就是人们所说的地沟油,长期以来地沟油的出路问题困扰很多人,如今生物航煤可把地沟油作为原料使用,能有效降低餐饮废油重回餐桌的风险。”炼油四部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张建民介绍。 据统计,若我国传统航煤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以每吨生物航煤至少减排35%来计算,一年可减排近40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超3亿棵、20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1年。 “渣油加氢”让渣油不再“渣” 渣油是原油炼制的末端产品,是石油加工过程中最难利用的重质部分。氢是绿色生产的重要资源,使渣油变身成为清洁油品。伴随着国家油品质量升级持续推进,炼油装置的氢气需求量越来越大,仅国5到国6油品的耗氢量就增加了5%以上。 镇海炼化煤焦制氢和渣油加氢装置投产后,将过去最难利用的部分变废为宝,将每月增产航煤5200吨,一年可供1架普通客机绕地球飞行近500圈。 按照计划,镇海炼化260万吨/年的渣油加氢装置将于今年建成投用。作为中国石化首套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建成后可增强重油转化能力,提高轻油收率,将石油资源最大限度地吃干榨尽。 今年伊始,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的煤焦制氢装置投料开工。该装置以水煤浆为原料,应用中国石化自有技术,每小时可产氢气12万标准立方米。在国家大力倡导氢气新能源应用的新背景下,深入探索煤炭资源的清洁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装置采用全加氢炼油工艺流程,按原油实际加工量2200万吨/年计算,可减少污水量55万吨/年、减渣约4.5万吨/年。装置投产后,氢气资源富裕将有利于提高加氢负荷,柴油硫含量可由8ppm(百万分之一)降低到5ppm,远低于国标要求的10ppm,排放更环保。 “渔光互补”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 站在岚山水库前,宽阔的水面上整齐排列着152个光伏电池方阵,这里总共有71.7万块光伏发电板。岚山水库的水域面积是3500亩,光伏发电使用的水域面积是2662亩。这是镇海炼化与地方合作的项目,企业提供水库的水域,地方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水上能够发电,水里可以养鱼,立体利用、“渔光互补”。 该项目2017年7月开工建设,2018年2月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5月13日,累计发电2.8284亿千瓦时。项目装机容量是190兆瓦,年平均发电量是2.1亿千瓦时,按普通居民家庭一年用电2400千瓦时计算,每年可满足10万户居民用电需求。 “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较大,2019年发电量最多的一天是120万千瓦时,但今天的天气不算好,截至现在发电量是15万千瓦时。”岚能光伏站站长刘会朋说。 与同等发电量的发电厂相比,该电站每年可节约标煤5.9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13万吨、二氧化硫5032吨、氮氧化物532吨,其能源效益与绿色效益可观。 (本报记者 王一冰 林旭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