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01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组织20多名公司机关科室人员到濮156井义务劳动,目的是让机关人员进一步感受基层职工的辛苦。这不仅是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一项举措,而且为更好地服务基层打下基础。”5月28日,中原石油工程钻井三公司领导在工作会议上说。 今年,中原石油工程钻井三公司从抓机关作风建设入手,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深入基层蹲点,帮助基层解决生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平稳运行。 盯住施工现场做工作,大事小情严把关 最近,该公司在领导班子会上研究了几名基层队技术员调整的问题。以往,这样的事由基层自行调整,现在公司领导班子对类似的事情都严格把关。 该公司制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领头羊作用,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 建立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挂钩井队制度,公司主要领导每月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带头深入施工现场跟班劳动。两个多月来,针对安全生产、设备搬迁等工作,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四川、内蒙古、新疆等钻井队施工现场,检查工作、指导帮扶,促进了工作高效运行。 以往,管理人员到井场检查完生产安全情况就离开,过一段时间再复查。一些问题重复出现,工作闭环跟踪不到位。现在,公司要求管理人员盯住施工现场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承担起责任。 “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主动下基层,沉下身子抓管理。真正走进一线班组,贴近一线员工,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钻井三公司经理赵润琦说。 机关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听意见 5月中旬,50205钻井队平台经理卢文柱带队挺进川南市场,在1500公里的长途搬迁中,有一段道路比较窄,他站在路边指挥车辆行驶,昼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设备搬到了新井场。 新井场宿舍区域小,列车房摆放不下,公司立刻派生产协调科和HSE监督站工作人员进驻现场,帮助该队协调解决问题。 该公司明确要求,两级机关干部要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听意见,多渠道加强对基层各项工作的指导,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公司机关各科室签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承诺书》,狠抓办事节奏,对各项工作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日事日毕。公司机关实行首问责任制,基层人员到机关办事先问到谁,谁负责接待,该自己办理的及时办理,不该自己办理的要及时联系相关科室、人员,杜绝推诿扯皮。同时,该公司规定:缩短办事时间,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来机关办事的井队职工开辟绿色通道,争取办一件成一件。 两级机关作风转变带来可喜变化:技术人员连续一两个月住在井场,严把施工质量关;机关科室人员赴外部市场和施工现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的越来越多。 从职工群众眼里的“老大难”破题 公司党委提出要求,机关人员要将联系点设在任务重、困难大、条件差的井队。 两级机关党员干部、技术骨干每月到井队蹲点,参加井队一次安全活动,与职工进行一次谈心谈话,进行一次经营管理剖析,解决一些生产难题。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基层干部职工看到了效果。机关人员走下去听,与职工一对一谈心;请上来提,邀请职工代表到机关座谈;背靠背找,设置意见箱,公布电子邮箱,建立QQ群、微信群等,鼓励职工打开天窗说亮话。 改变从一点一滴开始。该公司从职工群众眼里的“老大难”破题,在职工群众关注的细节上赚分,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市场开发不断取得新突破。50446钻井队施工的拐11井从井场踏勘、钻前准备、搬迁安装、物资保障到开钻,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都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受到甲方称赞。 “我能真切地体会到,现在机关干部驻井不再是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写一份驻井报告完事儿,而是切实帮在实处,帮到难处,帮到了我们一线职工的心里。”50446钻井队平台经理王继征说。 据统计,4月初以来,该公司有140余名党员干部到钻井队蹲点驻井,解决现场难题200多个,推进了钻井施工提速提质提效。(孙清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