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01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前不久,镇海炼化烯烃部“东海炉王”创新团队通过改进裂解炉炉管套管结构,解决了炉出口温度指示失真的难题,为裂解炉新周期高效运行打下基础。这个创新团队中的党员骨干占比70%。 2018年6月,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工程进入第三周期运行,新周期里,保持平稳运行就是最大的效益。近一年来,烯烃部党总支积极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要求党员骨干带头承担专项工作、做好规范化管理,增强执行力,进一步发挥党员在中心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网格一党员,紧贴不同阶段需求 烯烃部通过“一网格一党员”任务分解模式,在不打破原有管理层级基础上,紧贴停工、开工和检修不同阶段需求,垂直划分为三级管理网格,实现党员网格活动对区域、单元、人员和工作任务的全覆盖。 “党支部书记掌握大进度,党员网格长把控小细节。每名职工就是单元格,网格长要做好榜样。” 党员沈凯飚介绍。他在去年乙烯装置46天的检修改造大会战中,被任命为乙烯压缩区域网格长。沈凯飚所在的网格下还有4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里有7~8名成员,网格长不仅要安排好任务,还要保证检修质量。“以往检修,干好自己那一组的活儿就行,这次可不行,得负责到底”。 一次高空作业前,施工方人员找沈凯飚签作业票。他发现作业人员年纪偏大,不适合特殊作业,立即暂停施工,直到新的合格作业人员到场。 1名党员为主体,多名职工为联系对象 烯烃部一区党支部建立以1名党员为主体、多名职工为联系对象的“1+X”党员旗帜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都承担专项工作,使党员在中心工作中的模范作用更为凸现。比如“东海炉王”创新团队,就是专攻裂解炉长周期运行。 党员张泉华是“1+X”降低压缩机补丙烯频率攻关组的组长。丙烯制冷压缩机是乙烯装置核心机组,需周期性补充丙烯冷剂,补充频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装置的产品收率与经济效益。2018年6月,张泉华带领两名组员,运用“氨渗漏”检测法精确找到泄漏的冷剂用户,消除了漏点。系统补丙烯周期从每周1次到两次减少到两个月一次,增加经济效益81万元。 大家一起来巡查,“低老坏”情况越来越少 烯烃部党总支结合争做星级党员,开展“党员家长”活动,要求党员骨干当好“党员管家”和“党员河长”,带头做好装置规范化管理,查找典型“低老坏”,带出执行力和影响力。 12台裂解炉是一区党支部的“大宝贝”,“党员管家”果断挑起重担,将裂解炉全部检查项归纳分类,制定裂解炉标准化检查表和裂解炉投料后全面检查记录本,日常检查系统化,带动全体职工自觉加压,大大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每天到现场检查典型“低老坏”,相当于装置‘巡河’。”党员曹涛这样诠释“河长”的说法。今年3月底一次现场巡检结束,曹涛第一时间将使用后散乱胶皮管和盘扎整理后的对比照上报专项组。他说,“党员河长”上任后,发现问题大家就通报“河长”亮一亮、晒一晒。现在大家一起来巡查,“低老坏”情况越来越少。 “这位兄弟,你穿雨披不能在这干活儿。”一个下雨天,党员凌海亮在巡检中,发现一作业人员没穿工作雨衣,对裂解炉原料管线倒盲板。 “装置设备在运行,雨披下摆大,卷进去怎么办?”凌海亮的话一下子让施工人员愣住了,没想到自己图省事,刚穿上雨披就被逮个正着。 当得知施工兄弟忘带工作雨衣时,凌海亮将身上穿的那件给了他。 “到现在,这类问题没再发生过。”说完,凌海亮又去了现场。(刘丽芬 王雪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