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化工品无视原油“失火”顽强抗跌

2019-07-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马爽

    “原油吼一吼,化工抖三抖。”化工圈人士通常用这句话来表达原油价格变动对化工品的指引作用。然而,7月中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调头向下,国内化工品期货却无视原料端价格跌势,展现出一定的抗跌性,甚至近期各自为营,轮番上演“你方涨罢我登场”行情。

    在下游化工品期货多头享受前期原油价格大涨带来的狂欢行情之后,近日原油期货走势再度出现变数。文华财经数据显示,NYMEX原油期货主力1908合约价格自7月11日触及阶段高点60.94美元/桶之后,便开始调头走低,截至记者发稿,该合约一度跌破56.5美元/桶,近一周累计跌幅超7%。

    原油是化工行业最重要的成本之一,价格上涨时会抬升下游化工品成本,相反,价格下跌时会降低下游化工品成本。然而,在近期原油价格不断走低的背景下,国内化工品期货则走势迥异。继上周五燃料油、本周二沥青期货主力价格各自创下阶段新高之后,本周四PTA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大涨逾2%,沪胶期货涨超1%,乙二醇、燃料油、塑料期货主力合约亦纷纷走高。

    这表明短期成本端原料价格的变化对终端能化产品价格的影响逐渐趋弱,而各化工品的基本面情况开始占据上风并成为主导因素。以沥青为例,因市场对其存在旺季需求的预期,价格下方存在显著支撑;燃料油方面,由于现货市场表现偏强,且本身基本面仍存较好支撑,使其期价近期维持高位震荡;PTA方面,当前福化装置仍处检修周期,供应商控货,现货维持高位运行,高升水制约盘面调整空间。

    实际上,原油与化工品二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纵观国内石油化工产业链,有品种多、涉及面广、生产链条长的特点,因此,越靠近石油原料端的产品,其价格越容易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例如,石脑油、PX是连接原油和下游化工产品的通用原料,但由于不同化工品对上游石脑油、PX需求不同,其对原油的跟随程度也有所差别。这使得原油对国内化工品期货的影响较为间接。因此,在原油价格波动较小或维持一定波动区间的时候,很难观察出原油价格波动与这些下游产品之间的联动迹象。不过,一旦原油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或者累积波动超过一定区间,其影响便常常超过其他诸多基本面因素,主导这些下游化工品期货价格的走势。

    此外,原油属于国际性品种,反映的是全球供需关系变化下的价格走向。而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化工品期货主要反映国内该品种的供需关系。因此,原油价格并不会时时刻刻将价格波动尽数反映到国内化工品期货层面上。

    整体来看,在投资的时候,投资者面对的是原油与各化工品的“预期与现实”错综复杂的博弈,而不是单纯的“正相关”。因此,当国内化工品市场对原油走势“无动于衷”甚至出现背离的时候,无须大惊小怪。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广州石化半年35项优化创效1.9亿元
· 长岭炼化应用新技术净化回收重质污油
· 九江石化全面启动防汛值守工作
· 上海石化环保项目变废为宝获收益
· 长城道岔润滑脂获济南铁路局推广
· 管道公司开展党员“政治生日”活动
· 广东石油天然气直批销量增长21%
· 南化公司强化班组建设重塑员工队伍
   图片新闻
中国石化“东海”沥青铺上北京新机场 金陵石化新建一套碳四异构化单元即将中交
中安联合:强化管理,确保污水项目顺利建成投用 巴陵石化:严阵以待抓好夏季安全生产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韩国SK集团会长
· 马永生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客人
   行业·国际
· 纽交所原油价格跌至60美元/桶以下
· IEA:推出全球油气有关的甲烷排放“追踪器”
· 南亚和东南亚LNG需求到2040年将增加五倍
· 气候原因 美国将减少58%的海上石油产量
· 富通向中国供应蒂尔伯里液化天然气
· 上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但是汽油库存意外大幅增加
· 韩国天然气公司加快拓展海外天然气项目
· 机器人技术将为油气工业建立更好的运营模式
   行业·国内
· 油气勘探止跌回升 能源安全更有保障
·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迎重大机遇 能源格局或重塑
· 哈尔滨一全球领先节能技术寻“再嫁”
· 头部玩家盈利 充电桩市场遭“抢食”
· 央企重组路线图显现 电力等领域活跃
·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气润”塔里木盆地千家万户
· 山东发现四处干热岩富存区
· 吉林积极打造氢能走廊带动氢能汽车产业发展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