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29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从1988年开始,中国石化就开始承担扶贫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化坚决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扛在肩上,强化使命担当,心系贫困群众,助力地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从党建、产业、就业、教育、健康、救济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助力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中国石化2018年社会责任报告首次将脱贫攻坚工作置于报告重要板块,体现了集团公司党组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国石化总部和所属67家企业承担了758个县、村的扶贫任务,2018年投入扶贫资金2.3亿元,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有1994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中国石化的扶贫队伍全力帮扶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地区实现脱贫任务,使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报告披露,2018年,中国石化总部继续承担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安徽岳西县、颍上县,湖南凤凰县、泸溪县,新疆岳普湖县的定点扶贫任务,西藏班戈县、青海泽库县的对口支援任务。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1.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9个,受益贫困户1.3万户3.7万余人,有效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其中,岳西县、班戈县分别于2018年、2019年脱贫摘帽。 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是中国石化立足国有企业优势开展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中国石化在贫困地区大力开展种植养殖产业、文化产业,打造脱贫致富“造血”工程;投资设立扶贫龙头企业,将产业扶贫项目培育为“公益+ 商业”的市场化机构,建立起以商业化为核心的长效扶贫机制,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报告中列举的打造“易捷·卓玛泉”品牌案例,就是助力西藏水产业发展的典型示范。中国石化携手西藏高原天然水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易捷·卓玛泉”天然冰川饮用水于2014年面世。目前,“易捷·卓玛泉”已成为西藏水产业龙头品牌,不仅开辟了中国石化产业援藏的新路径,也有力地促进了边疆建设和民族融合。截至2018年,“易捷·卓玛泉”累计实现销量73.74万吨,销售收入18.11亿元。间接促进和拉动西藏地区就业近800人,累计缴纳税费近2亿元。 此外,报告详细描述了中国石化致力于消费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基建扶贫等方面的有力行动和举措。消费扶贫方面,通过易捷便利店等经营渠道,帮助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打开销路,以消费带动贫困地区发展。2018年,中国石化通过专场推介、易捷便利店、石化员工团购网等多种渠道,购买定点扶贫县农产品195.97万元,帮助安徽、新疆、甘肃等地销售农产品1982.8万元。健康扶贫方面,15年来,“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将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送到全国18个省区市,为超过4.4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联合医疗机构送医下乡,为贫困地区群众组织体检;在贫困地区开展远程医疗诊断项目,为大病患者提供优质诊疗资源。教育扶贫方面,中国石化通过设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求学、培训贫困地区教师、援建学校及配套设施、捐赠文教用品,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2018年,中国石化资助贫困学生2028人。 中国石化在不断追求自我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回馈社会,围绕以精准扶贫、社会公益、品牌公益、服务社会、关注环保为核心的五大领域开展爱心行动。报告披露,中国石化主动关注民生问题,立足自身业务和资源优势,持续开展“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情暖驿站·满爱回家”“爱心加油站·环卫驿站”等公益项目,扶贫济困,改善民生。其中,首批171座环卫驿站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待环卫工人1.8万人次,成为彰显中国石化社会责任的响亮品牌。中国石化致力于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石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