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四种精神”力推“化学工业长子”浴火重生

2019-08-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段续 长春报道

    被称为“新中国化学工业长子”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吉化”),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

    建厂60多年,企业孕育出勇于担当的“背山精神”、勤俭节约的“麻袋毛精神”、求实创新的“矛盾乐精神”、敢为人先的“登天精神”,曾是全国工业领域学习的典范。

    代代传承、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在“四种精神”的引领下,企业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攻坚克难,注重创新,近几年,实现了从亏损到大幅盈利的跨越。

    用精细管理背起“大山”

    “头拱地,也要把这座山背起来!”这句话吉化人耳熟能详。1948年,吉林石化的前身——吉林化工厂在一片废墟上破土动工,吉化第一位全国劳模王亚洲立下铿锵誓言:“就是头拱地、累弯腰,也要把厂建起来,为党争气,为国争光!”

    1966年,原化工部把吉化化肥厂年产28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计划调整为30万吨,许多人直摇头:“不可能!设备能力不足!”时任化肥厂厂长王芝牛没被吓倒,他说:“就是头拱地,咱也要把30万吨这座大山背起来!”“背山精神”由此而来。

    作为老国有企业,吉化前几年面临的发展困难,不比老厂长们面对的小。化工行业产能过剩,加之企业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历史遗留问题多、企业包袱沉重等问题摆在了吉化的面前。面对新的市场形势,老管理体制也一时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几重因素叠加,企业出现了巨额亏损。

    “当时,困难犹如泰山压顶。”企业党委书记、总经理孙树祯说。职工们收入降得很厉害,以至于吉林市的出租车司机都不愿往吉化厂区走,因为“拉不到人”“挣不到钱”。

    困难面前,吉化人没有低头。“要深挖企业内部潜力,形成合力,扭转亏损被动局面。”孙树祯说。公司迅速明确了思路:打掉惰性,调动活力,积极调结构、促升级。一个以厂区、下属机构为单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管理创新浪潮渐渐涌起。

    炼油厂的管理考核系统里,生产指标、员工考勤、耗材消耗管理一键可查;合成树脂厂,每周四次研发攻关会雷打不动;乙烯厂的车间,每个工人都要定期参加业务流程考试,成绩和工资直接挂钩……两万多人的吉化,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比例由10%提高至70%,精细管理带动企业飞速运转。

    向生产一线倾斜,谁偷懒谁吃亏。员工从过去不想干、不爱干转变为主动干、争着干。“有了这样的劲头,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孙树祯说。

    此外,吉化还推动多项有效的管理措施——大力推进产销研一体化攻关,狠抓科技创新,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积极开展内部挖潜攻关,严格管控各项成本……老企业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老精神”闪耀在新时代

    1952年,吉化染料厂老工人于德泉,到处捡拾废弃零件,就连不能再缝补的破麻袋,都要铡成麻刀用作建筑材料,孕育出“麻袋毛精神”。如今,吉化工人也都保持着这样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此后,在吉化染料厂麻袋库工作的李云山,进一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几年间,他回收的各种落地料和麻袋毛,总价值可换回4辆解放牌卡车。从此,“麻袋毛精神”在吉化进一步生根开花。

    吉化染料厂基层班长刘玉,被称为“新时代的于德泉”。日常巡检时,每每看到废旧零件,刘玉都像捡到宝贝一样带回班组,修理好,分门别类放进他的“百宝箱”,用于日后装置维护和检修,甚至连擦设备用过的油麻布,他也要洗干净做成拖布,再用来擦管线、擦设备。日积月累,仅凭这些不起眼的“鸡毛蒜皮”,他就为企业节约40余万元。

    一次巡检时,刘玉看见了50多个化工原料空桶。他使劲一晃,发现里面还有未倒净的余料。这些进口材料,一吨价值5万多元。下班后,刘玉花了两个多小时把余料收集到一个桶里,回收了160公斤原料,价值1万余元。此后,厂里工友纷纷效仿,一年下来,回收各种桶壁残留原料,节约了10万多元。

    20世纪60年代,吉化老劳模李国才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实现了189项技术革新,“矛盾乐”(遇到矛盾反而乐)的美誉由此传开。同样是在20世纪60年代,“登天精神”的主人公、合成树脂厂女工程师桂纯整天吃住在车间,克服困难研制出的化工产品,为国防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经60余载,“四种精神”依然耳熟能详,代表人物不断涌现。

    维修工人李永翔,从一个技校毕业的普通钳工,经过刻苦钻研维修技术,成长为转机检修的“大腕”;检测工程师李云鹏,在科研岗位一干就是20多年,研发的系统为公司“数字化”工厂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只有技校学历,又是半路改行做化工的分析工张澜澜,凭借“每年攻读7本专业书、每项操作苦练200遍”的勤奋与刻苦,成为分析专家……

    “四种精神”已经成为吉化人的特质。“看到困难,不自觉地就会和这些榜样对照。”吉化合成树脂厂班组长赵雷说。

    让“四种精神”传承下去

    对于吉化员工来说,每年“四种精神”红旗手的评选活动像是嘉年华。今年活动的线上浏览量累计超过10万余次,17名候选人获得选票36万多张。

    把时间轴拉长,吉化建厂60多年来,涌现出各级劳模近1000余人,他们是践行“四种精神”的代表人物,在他们背后,是一代代企业职工的奋斗与坚守。

    “老国企精神的表现形式会发生变化,但他们蕴含的精神特质是不朽的。”吉化企业文化处处长冯立波说。

    在经历了扭亏攻坚、稳健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检验后,“四种精神”和当下的生产实际结合,衍生出“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舒舒服服当不了好干部、八小时干不成吉化事业”等企业文化理念。

    在吉化每一个厂区的车间,都有红彤彤的展板,上面记录着近一段时间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也记录着厂子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吉化形成了“一个车间一个品牌,一个班组一个特色,一个岗位一个亮点”特色文化体系,让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公司层面,从领导班子到车间班组,围绕发展实际,定期开展“讲形势、亮家底”的讨论活动,讲清楚目前的发展形势,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把企业文化和现实发展结合,充分宣传讨论,员工们的主人翁精神更强了。”合成树脂厂党委书记何长海说。

    职工是企业的细胞。传承在职工心目中的“老精神”,唤起了荣誉感和使命感,面对从严管理、精细管理、绩效管理等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时,就更加有耐受力。“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只要有效引导,就能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力。”孙树祯说。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金坛储气库工程一期一阶段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广东石油开展新大学生“6+X”暖心关爱
· 震旦鸦雀成为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公园“常驻民”
· 四建公司中科项目管理团队扎实做好管理工作
· 管道公司加强进口原油明水管控成效显著
· 地下“动车”助气田高效低成本开发
· 胜利油田力争2019年年底基本完成油公司体制机 ...
· 日濮洛原油管道焊接突破700公里
   图片新闻
81岁院士为青年科技人才传授炼化技术 普光气田大湾区块405-4H井顺利投产
南阳能化检修曝气池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扬子石化施行差异化营销加大自销塑料新产品出厂
   高层动态
· 党组书记戴厚良与援藏援青干部座谈
· 马永生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客人
   行业·国际
· 浮式液化天然气推动天然气行业增长
· 美国和沙特开展市场合作 确保石油供应充足
· EIA:下半年全球石油市场将保持平衡
· 对冲基金削减石油持仓量
· MOL与中国中远海运在LNG运输船领域加强合作
· 阿曼成立第一家聚乙烯管材工厂
· 卡塔尔投资二叠纪中游公司
· EIA预测布伦特与WTI的价差未来将收窄
   行业·国内
· 黄金向上原油向下 金油比拉响“警报”暗藏玄机
· 避险+涨价因素共振 稀土行情已在途中
· 海上风电抢装并网 浪潮东方电缆上半年净利增
· 东方能源设立绿动电力公司 年内将资产重组
· 国内成品油价格本轮小幅下调 一箱油少花3元
· 我国积极探索“煤气挂钩”定价模式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能源血脉”全部贯通
· 宁夏新能源利用率达97%以上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