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中国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2019-08-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题:中国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专家解读)

    原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 克

    据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网站报道,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正在变成实现全球能源结构转变的主角。中国不仅是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最大风力涡轮机和光伏板生产国,还是全世界可再生能源领域首屈一指的产能大国和最大的投资流入国。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的“清洁能源行动”已经带来了积极的变化。漂浮太阳能电站等专业技术将助力中国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已经构建了竞争优势。同时,这也让中国成为很多国家寻找能源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

    近日,联合国再生能源咨询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国,2018年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几乎占世界的1/3,达912亿美元。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供应日益增长,可再生能源技术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能源领域最耀眼的亮点。近年来,全球能源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主流。而在这场应对气候变化与加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作为“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的绿色新名片也越来越亮。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

    首先,中国作为“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均为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6月,中国风电装机1.93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0.5%。光伏装机1.36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4%,光伏装机已经提前实现2020年的规划目标。可再生能源的跨越式发展,替代作用日益凸显,极大优化了中国的能源结构,对中国实现能源安全、大气污染防治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多重目标均作出突出贡献。

    第二,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相关新增专利数量居于国际前列,并构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整产业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风机和光伏设备生产国,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内蒙古、甘肃等风、光资源大省的支柱性产业,在优化当地经济结构、贡献财政收入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包括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门槛大幅度降低,这为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通过“一带一路”以及南南合作等机制,中国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电力普及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可再生能源强劲发展的背后有着多重推动因素。

    一是战略上高度重视。除了将可再生能源视为能源革命战略的重要支柱,突出其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之外,中国还将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视为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要领域,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并在重大战略与规划中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明确提出。

    二是较为完善的支撑政策体系。政府出台了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即根据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及时调整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以及明确了相关补贴政策,重点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财政激励方面,政府扩大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金规模,完善了资金征收和发放管理流程。

    三是中国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产品市场与中国不断增强的制造业能力构成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推动中国在供需两端,即可再生能源装备产量和装机容量两个方面均成为世界第一,不断提升自主技术水平,在全球价值链中逐步走向高端。

    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然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中国长期以来找准战略定位,完善支持政策,提供财政激励,巩固投融资机制,注重研发、资本、市场、产品多要素的整合,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如今,中国在向创新发展路径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合作,向其他国家展示可持续的发展框架,分享经验,使其消除对传统高碳增长模式的依赖,追求更低排放、低污染的创新、高效的发展道路,推动全球低碳发展转型。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制造能力和优质产能、相对充裕的资本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未来,通过深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中国将继续降低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成本,扩大全球范围内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空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繁荣和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

    (受访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王 克 钱盈盈采访整理)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山东管道公司义务援助寿光地区抗洪救灾
· 管道公司在京津冀等地区推广低氮燃烧器
· 胜利油田厂办大集体企业股权首次成功挂牌出售
· 茂名石化优化操作提高轻脱油收率
· 化销华南推进财务转型创效显著
· 东胜气田产量同比增长逾四成
· 工程院高端固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江苏油田风险探井刘陆X1井试获油流
   图片新闻
党员突击队众志成城抢开井 迎风逐“马”胜利人
“垃圾分类”模式引入检修现场 阿尔及利亚ANT-BDA项目中标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巴西矿能部部长
· 马永生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客人
   行业·国际
· 欧美经济前景不佳拖累油价
· 德国未来将拥有6350亿方新建LNG再气化能力
· 中国与日本积极参与韩国液化天然气船制造市场
· 钱尼尔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运营商
· 从霍尔木兹海峡出口石油有了新途径
· 加拿大能源股与油价走势“脱钩”
· 世界最大油轮开始1.24万英里符合IMO规则航程
· EIA: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60万桶
   行业·国内
· 首部海上风力发电场国家标准将实施
· 应急管理部:加快推进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 7月新能源汽车“点刹” 8月销量回升潜力较大
· 中国华电:“进军”能源服务需求侧
· 燃油车、新能源车齐下跌 车市淘汰赛加速
· 8月成品油进口套利空间有望走高
· 青海油田尖北H-5井投产 日增产12万立方米
· 电力现货市场再推进:两部委解读深化试点意见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