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30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张毅 王福金) 巴山深处,后河水蜿蜒流淌,在经过普光镇时转了个弯。普光气田在这个转弯处修建了一处取水口,取名后河泵站。这里是普光气田前线生产和生活的唯一水源地,泵站每天约从后河取水1.7万立方米。 然而,进入汛期以来,后河上游地区持续降雨,导致大量泥沙裹挟杂物随着洪峰奔流而下,造成取水泵站的集水池内泥沙沉积。如清淤不及时,就会影响气田正常运行和职工生活。 8月22日,川东北天气放晴,河道里的水也逐渐退到集水池以下,清淤的时机到了。普光分公司生产服务中心组织骨干力量,与供水管理处普光水务项目部一道,展开了一场“河床之下”的清淤攻坚战。 按照运行制度,后河泵站将于4个小时后恢复运行,所以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完成清淤工作。然而,由于今年雨势迅猛,洪峰较多,集水池内淤积泥沙比往年厚了许多,清理难度也大了许多。凌晨五时,天还未亮,技术人员便来到现场进行开工前准备。上午九时三十分,进水阀门关闭、停泵、开启集水池顶盖,清淤正式开始。 5米深的集水池底部,已经处于河床以下。员工入池后,扛起高压水龙带,对准底部的淤泥便发起了冲击。高压水流激起了淤泥,排沙泵开始了咆哮。清淤人员的高压水枪逐渐往前推进,池底泥沙由块变浆,再一点点被排沙泵排出池外。 虽已入秋,可秋老虎依旧肆虐,室外体感温度高达40度,池内更是闷得密不透风,清淤人员刚展开工作,已是大汗淋漓。汗水和着泥水让他们的工衣紧紧贴在身上,但他们已全然不够,身在泥沙中依然使出浑身力气。20分钟后,生产服务中心刘闯带领的第二批人员下入池内,替换出了第一批人员。 就这样,参与清淤的人员分成小组,一批进入池内,另一批被替换上来。他们用铁锹,一锹一锹将池内淤泥铲到排水沟里,再顺着排水管排到池外。终于,池内的淤泥全部排出池外,池底重新见到了清澈的河水。而此刻,经历了刚刚这场鏖战的清污人员,俨然变成了一个个泥水人。回顾刚过去的4个小时,仿佛冲走淤泥的不是河水,分明就是清淤人员的汗水。 但这对他们来说,已不再重要。唯一让他们欣慰的是,隆隆的泵声再次响起,后河泵站终于又唱响了往日的欢歌。 ![]() 图1 凌晨五时天未亮,便开始开工前准备 ![]() 图2 眼前满池的淤泥也吓不倒“清淤战士” ![]() 图3 用高压水枪一步步清除污泥 ![]() 图4 人员分成小组,轮班入池清淤 ![]() 图5 引进清水冲洗淤泥 ![]() 图6 四小时的鏖战终于告于段落 ![]() 图7 汛期的普光气田后河取水泵站(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