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热点关注
 

新中国第一款上星的润滑油

2019-09-12     来源: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扫码观看视频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筹备工作遇到重大技术难题:缺乏专用润滑油。与工业油、车用油等其他油品相比,航天用油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对润滑油的稳定性、洁净及耐高低温等性能要求很高。为攻克这一难题,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的前身——原石油工业部北京试验厂(代号621厂)正式组建,并由此开始进行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国防尖端工业特种润滑油品的研发和生产。经过呕心沥血的奋战,他们终于生产出合格的特种润滑油交付使用,这标志着中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少数几个掌握航天工业、核工业用油技术的国家之一。

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润滑油。1970年,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上天,卫星配套润滑材料提供全方面润滑防护,确保了卫星能够适应太空恶劣环境和正常运转。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配套的润滑油。原子弹配套润滑材料的研发,为原子弹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设备铀元素浓缩分离设备,提供了可用的润滑材料,解决了传统润滑产品不耐辐射的问题,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贡献了一分力量。

中国航天的每一次成功发射,都有中国石化润滑油的身影。从1973年航天油全氟聚异丙醚油问世,到2000年为神舟系列飞船特殊研制高低温润滑油脂成功研发,再到今天护航天舟一号,中国石化润滑油始终致力于满足飞船核心部件的润滑需求。

目前,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已实现航天和民用润滑产品在核心技术、科研团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共享,掌握了六大核心技术,分别为赛车润滑技术,航天器润滑技术,超高温、超低温特种润滑技术,超强润滑、抗磨、节能改进技术,自主研发复合添加剂技术和特种润滑油合成技术。钟 实 文

图为工作人员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安装部件。(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天然气分公司加快推进青岛-南京输气管道建设
· 川气东送管道迅速做好震后安全排查
·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洋浦基地正式投用
· 涪陵页岩气田一上部气层井测试产量创纪录
· “长城”亮相易捷第二届易享节
· 中韩石化初尝绿色基层创建甜头
· 洛阳石化工艺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 广州石化70号A级沥青产销量创新高
   图片新闻
新型PDC钻头亮相CPOGE2019受青睐 悄然变绿的加油站
石炼:老装置为新技术成果转化立功 川气东送管道开展节前安全检查 确保管道平稳运行
   高层动态
· 戴厚良出席第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 马永生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BP为新大型油气项目安装甲烷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 低油价导致石油服务市场现状低迷
· 美国巴肯页岩油田将实施区块链技术
· 到2050年天然气将占世界能源供应的29%
· 未来四年油气个人防护装备市场有望突破75亿美元
· 未来全球天然气需求超预期
· EIA:欧佩克8月石油产量环比日增23万桶
· 印度Gujarat炼厂将在10月前生产符合IMO 2020燃料
   行业·国内
· 天然气产供储销建设谋划重大布局
· 兰成渝管道输送成品油突破1亿吨
· 多重利空发酵 国际油价或继续承压
· 政策助推氢能发展 加氢站建设运营有望率先受益
· 中国利用煤矿废弃巷道建储能电站助力新能源
· 全球最韧“手撕钢”批量供货 订单排到明年2月
· 国际工业与能源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