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IEA报告: 氢能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2019-0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海军 刘小云 裴紫叶 北京报道

    国际能源署(IEA) 与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氢的未来—抓住今天的机遇》报告。报告指出,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背景下,氢能正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世界各国的氢能发展政策和项目数量迅速增加。与会专家认为,强化政策引导、破解技术瓶颈、降低应用成本、加强国际合作是促进氢能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IEA能源技术政策部主任Timur Gül博士介绍说,氢能利用有助于解决当前能源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首先,氢能为长途运输、化工和钢铁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提供了脱碳的有效途径,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其次,氢能可以帮助调节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波动,以较低成本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存储方式;第三,氢能的利用将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促进能源供应安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中说,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氢能的角色价值日益凸显。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适应大范围储能、用途广泛、能量密度大等多种优势,因此氢能利用被视为已有能源系统的新型、更优化的利用方式,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氢电二次能源网络的互联互动将会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大趋势。

    据了解,长期以来,氢能受到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度关注,各国将氢能和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转型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国氢能产业发展逐渐升温,诸多省市的氢能产业规划、项目布局、扶持政策接连出台,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基础设施建设纷纷起步。但当前,制氢成本高、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化石能源制氢的碳排放以及氢产业发展的法规欠缺等问题仍是氢能大规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氢能产业前景可期,目前政府应从国家层面成立相关指导机构,制定氢能发展路径图,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学会副主席毛宗强说。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技术开发部门经理何广利说,从技术研发和经济性层面来看,目前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价格偏高,氢能供应网络缺乏,技术研发水平落后,应尽快破解技术瓶颈,建立健全氢能供应体系,降低成本。

    不过,报告预测,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以及制氢规模的扩大,到2030年,从可再生能源中制氢成本或将下降30%,燃料电池、燃料补给设备和电解槽(用于电解水制氢)都将从大规模制氢中收益。

    为推动氢能的广泛应用,报告建议,近期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包括将沿海化工聚集区建设成为扩大氢能利用的枢纽,鼓励当前使用化石燃料制氢的炼油和化工企业转向更清洁的方式制氢;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运输氢能以降低成本;积极扩大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范围;加强国际合作,启动国际氢贸易,建立首批航运线路,提升氢能在全球能源体系的影响力。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北海炼化结构调整改造项目开工
· 上海石化打通95号汽油公路发货流程
· 石化机械参展“小西博会”
· 巴陵石化橡胶部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 科技创新让销售华南“快起来”
· 广州石化中融超高抗冲聚丙烯新产品叩开市场大门
· 河北石油与康旅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燕山石化优化流程投用异丁烷线提质增效
   图片新闻
中安联合三座九万吨级储煤正式仓启用 新型纳米超硬钻头开拓国内市场
贵州黔东南黎平石油:送油送到田间地头助力秋收 巴陵石化行政事务中心党员:读《初心与使命》 践行初...
   高层动态
· 戴厚良到香港公司调研
· 马永生赴安徽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沙特阿美试图恢复生产
· EIA:亚洲强劲增长将使全球能源用量增加50%
· 巴基斯坦将向俄罗斯购买液化天然气
· 2019年海底设施服务市场呈上升趋势
· 俄天然气对全球天然气处理贡献率将增至13%
· 哈里伯顿公司引进新的机电井下切割技术
· BP与沃旭能源签署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
· API:美国8月石油产量和需求表现强劲
   行业·国内
· 亚马尔首艘中国造常规LNG运输船命名
· IEA《氢的未来——抓住今天的机遇》中文版发布
· 恒逸石化与荣盛石化共建PTA项目
· 浙石化二期8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开工
· 延长石油开启天然气全产业链模式
· 国家能源局:两头发力 取暖季保障好天然气供应
· 加大研发力度 推进城镇清洁供热行业发展
· 中国形成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