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我国中浅层地热能直接利用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2019-10-1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石化新闻

    本报记者 张 毅 通讯员 何汪维

    近日,2019国际清洁取暖峰会在西安市西咸新区举行。业内专家表示,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热能,具有清洁、高效、稳定、安全等优势,在治理雾霾、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尤其在供暖领域,地热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全国地热能资源勘查结果显示,我国地热资源约占全球资源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中深层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8530亿吨标准煤,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地热能利用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替代标准煤37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400万吨、二氧化硫90万吨、氮氧化物26万吨。经济日报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当前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直接利用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中温和低温地热资源则以直接利用为主,对于25摄氏度以下的浅层地热能而言,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和制冷。

    《中国地热能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直接利用分别以年均28%、10%的速度增长,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作为本次论坛举办地的国家级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正在大规模推广分布式、“零排放”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技术。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宇斌介绍,该技术通过钻机向地下2500米深处的地层钻孔,在钻孔中安装一种密闭的金属换热器,将地下热能导出,通过水循环专业设备向地面建筑物供热。

    与会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沣西新城已建成供热面积600余万平方米,2018年采暖季,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4万吨,氮氧化物减少约800吨,节省的煤炭相当于一台50兆瓦发电机组一年的消耗量。未来12座分布式综合能源供应站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规模使用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的项目,实现2000万平方米建筑物绿色能源全覆盖,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6万吨,减少使用标准煤32万吨,相当于种植712万棵树的全年生态补偿,为破解北方城市清洁供热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地热能产业正处在战略机遇期。据相关机构初步测算,地热产业将拉动直接投资4000亿元,可提供近80万个就业岗位,并带动地热全产业链总投资突破1万亿元。到2035年,将累计带动地热全产业链总投资达5万亿元。《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开展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

    记者注意到,虽然地热供热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地热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首先是我国地热能产业扶持政策不充分。目前关于地热能财税支持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实施条款和落实细则,对优惠税率和补贴力度等激励政策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

    其次,多头管理是制约地热资源发展的另一因素。有专家表示,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有3部法律涉及地热能管理,地热资源开发缺乏如风能、太阳能具体可落地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地热能产业要实现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一是亟需全面查明地热能资源分布,为开发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二是需制定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明确地热能资源和取热的边界和标准。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金融资本参与地热能产业规模化开发。三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建立地热能资源发展专项资金和地热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开展技术协同攻关。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涪陵页岩气田深入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
· 中韩石化多措并举确保军运会期间安全平稳生产
· 销售华南万里绿色管道引来“围观”
· 东海牌沥青成功进入海南市场
· 广西石油快速应对玉林北流地震
· 广东石油与阿里巴巴携手打造智慧出行
· 镇海炼化首套精细化工装置开车成功
· 文23储气库提前完成年度注气任务
   图片新闻
中国石化合成树脂应用新成果亮相塑交会 中石化中海燃供新增船体钢板测厚业务
华东石油局:加大油气勘探力度获成效 华北采气二厂:梦想在前,使命催征
   高层动态
· 戴厚良到黑龙江石油调研
· 马永生赴安徽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油轮运输市场原油运价指数大幅上升
· “过山车”后 国际油价底部是否筑牢
· 日本与苏格兰投资海底技术
· 英国脱欧后预计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将大增
· 卡塔尔寻求大型石油公司扩建全球最大天然气田
· IEA预测2020年石油需求前景黯淡
· 美国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数量八周来首次上升
· Fugro完成壳牌美国墨西哥湾深水AUV勘测
   行业·国内
· 首批供大兴机场进口航油在天津口岸顺利通关
· 地炼跨区套利或维持震荡走势
· 需求预期萎缩施压油价未来走势
· 石大胜华泉州投建新能源材料项目
· 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奉献芳华锻造“高原铁军”
· 新疆油田首个大型深冷提效工程试运行
· 浙江发全球号召:引世界油商共商油气发展
· 青海油田首创井控压工艺技术解决难题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