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21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RN-1催化剂1987年得以工业应用。此时,李院士已经快五十岁,距离他正式开发RN-1已经过去整整十年。应该说这个年龄、这个时间跨度,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我想,正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对未知的强烈探索精神,有着绝不服输的意志,有着对科研的深深热爱,所以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中,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我们学习李院士,要学习他不计较名利、一心向科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把所有的精力投入科研中;我们学习李院士,要学习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荣誉和成果面前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持之以恒为国家谋、为炼油强。 (石科院专家 毕云飞)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有幸在李院士领导下从事炼油加氢催化剂研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李院士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有着强烈的报国情怀,始终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并满怀激情地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7点到办公室工作。李院士对待科研工作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实验数据、研究论文不容出一点纰漏。李院士善于从化学反应机理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科研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石科院高级工程师 李洪宝) 淡定自若,从容平和。这就是感动石化人物李大东院士,也是我所熟识的李老师。他时刻关注我国能源化工的发展,每次早晨上班,抬头都能看到他办公室亮着的灯光;每次去李老师办公室,他都在认真阅读文献资料;每次讨论课题,他都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李老师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中,把一生的精力和所学都献给了石化行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扎扎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这是李老师对年轻人的期许,也是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精神。(石科院高级工程师 桑小义) 奋斗的姿态最美丽,奋斗的人生最动人。看到年逾八旬的李大东院士依然忘我工作,依然为当代中国炼油科技事业发展而“奔跑”,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工作使人年轻,奋斗成就人生。李大东院士在充满艰辛的科研道路上,淡泊名利、一心报国,锲而不舍、矢志创新,为我国炼油加氢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做出突出贡献,是我们学习的一面镜子。 (巴陵石化 彭展) 李院士年逾八十,但一直在为了心中的石化梦,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始终初心不改,怀报国之志;衷心向党,忠诚不渝;勇担使命,创新研发……把毕生献身中国炼油业。 李院士是懂得感恩的人,感恩闵恩泽等院士一路对他的启发,同时他也把知识无私传授,带出优秀的团队。作为新时代的石化人,要继承和学习李院士的担当和奉献精神,敢于创新,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 石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