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13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李显贵 邵麒麟 “国有企业的财物是国家财产,我要守护好。”这句话,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邓波时常挂在嘴边。 7月以来,伴随着油气田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公司南宁办公区启动了整体搬迁成都的程序。这意味着,不仅在南宁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员工都要去成都,加入四川盆地外围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科研队伍,而且南宁办公区的所有家当都要搬运过去。 南宁标本库的搬迁成了难啃的硬骨头。它是南宁办公区负责地质工作的员工,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踏遍荒野采集标本并精心整理、鉴定,历经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涵盖矿物、岩石、油样和化石等各类标本,有51个展柜,共有标本1831件。 为让标本库丝毫不受损地整体搬迁四川,邓波组织经验丰富、长期从事野外研究工作的员工负责整理,给所有标本拍照并统一编号。 广西南宁降雨量大、空气潮湿,出于安全考虑,标本库整理阶段,公司对其所在大楼采取了断水断电的措施。但这给员工工作添了难度:人在库房里,一动就一身汗。邓波带头,领着大家坚持整理了一个星期,顺利打包了200箱标本。 一天晚上,南宁大雨滂沱,邓波为确保标本库不漏水、200箱标本不受潮,冒雨骑车5公里赶到办公室,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楼顶是否漏水。 由于连日起早贪黑,邓波有些吃不消了。一天下午,他突然觉得头晕,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强撑到工作干完,自己悄悄地去了医院。 第二天,大伙儿发现他左手腕缠着医院的胶布,都心疼地说:“您不舒服,应该告诉我们啊。”“大家都忙,我不想添麻烦。”邓波说。 1个月后,搬迁准备工作如期完成,15辆车装载着800箱物品,运往成都。卸货盘点时,公司派来的统计人员确认:整个搬迁过程中,没有任何物品丢失,没有一台设备损坏,连资料也没有一份丢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