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尝鲜”公海开采 突破深海采矿技术是关键

2019-11-15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 郭亚鹏 焦 蓓

    “国际公海海底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等矿物资源,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随着全球陆地资源日渐枯竭,国际海底矿产勘探与开发越来越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与重视。”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海底区域勘探合同承包者大会上,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如是说。

    公海就是国际海底区域,即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据统计,这一区域面积约2.517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49%。

    开采不新鲜,但公海矿产资源开采却很“新鲜”。据国际水下技术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卓晓军介绍,截至目前,各国“承包者”(由各国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实体,经所在国家担保,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约后形成)还主要停留在公海勘探阶段。

    “如果深海采矿技术被突破,将大大提升我国主导和引领深海治理体系变革能力。”长沙矿冶院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郑皓说。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主要包括矿区勘探、开采、选冶和环境保护等4方面。“以多金属结核为例,其开发系统包括水面平台、水下开采、运输船舶、陆基选冶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应用和相关的技术门类也很繁多,如深海运载、探测、深海结构设计、人工智能等。”郑皓说。

    “我国也在筹备开展海底5000米以下的行走和采集试验。这是水深极深、水压大、采集全程无人化的工作环境。整体开采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必须保证开采过程的连续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有极高难度。”卓晓军说。

    其实,难的不只是技术。以中国五矿为例,作为中国首个获勘探权的企业,除了幸运也感到“压力山大”。

    “项目不仅是企业行为,它也由中国政府担保,受国际海底管理局监管,并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卓晓军说。

    我国作为“承包者”,根据规章,的确拥有矿区专属勘探和优先开发权。但勘探合同期结束后未进入开发,这一“优先权”则无法保障。与此同时,我国铜、镍、钴等金属自给率仅17%、8.6%、2%,如不能补充,也严重威胁国家资源安全。此外,还可能失去对深海开发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眼下,力争首批进入开发梯队,已成国家层面共识。但相关技术能否跟上?记者获悉,成为“承包者”后,中国五矿共计组织3航次、240天勘探任务,行程5.4万公里,获深海采矿数据达677.5GB。国内最早从事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和加工利用技术研究的长沙矿冶院,研发出的“鲲龙500”海底集矿车,也在11次海试中屡立“军功”。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中国石化首个LNG接收站安全平稳运行五周年
· 石化机械再次亮相中东国际石油博览会
· 江汉油田研究院新队伍为页岩气开发“护航”
· 威荣页岩气田钻井进尺突破20万米
· 海南炼化主题教育“共建互促”取得实效
· 巴陵石化开展“全员全厂异味排查”活动
· 化销华中与宁夏能化安全共建效果显著
· 塔河炼化强化污污分治从源头解决环保难题
   图片新闻
南京工程扬子3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建设中的镇海炼化污水处理场异地改造项目
为了超产1万吨原油和0.5亿立方米天然气 巴陵石化:加班加点精心检修仪表
   高层动态
· 戴厚良会见江西省常务副省长
· 马永生赴安徽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 李云鹏赴新疆调研精准脱贫工作
· 喻宝才会见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跌破57美元/桶
· 船用低硫燃油新规给亚洲炼油企业带来利润提振
· 美国在IMO 2020生效前大量购入燃料油
· 亚洲PNG市场到2024年将突破1090亿美元
· 明年东南亚海上油田服务市场新建投资将增加70%
· 沙特阿拉伯10月原油日产量飙升到1030万桶
· IEA: 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从2025年开始放缓
· 印尼续签20年天然气区块产量分成合同
   行业·国内
· 推进清洁供暖 中国全力保障气源供应
· 稳价保供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 西气东输在闽首办大型演练 确保天然气管道安全
· 青海油田将产气32亿立方确保四省区温暖过冬
· 2019年烯烃芳烃产业先进技术创新大会即将召开
· 中国清洁能源大省青海新能源消纳连续10年增长
· 专利导航成为河南濮阳产业转型的“引路”者
· 未来5年盘锦将成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