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地球物理公司一线行系列报道
 

一线行系列报道之一·红工衣点亮荒野沙漠

2019-12-09 来源:
石化新闻
 

编者按:油气勘探,物探先行。作为最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地震勘探就像给地球做CT,通过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信息,了解地下油气资源情况。目前,地球物理公司今冬明春的地震生产项目全面铺开,本报记者深入西部和南方3个工区采访,展现物探员工在艰苦环境中昂扬奋斗的精神风貌、高效完成项目的决心信心和为油气企业提供优质资料的责任担当。今日起推出一组地球物理公司一线行报道,敬请关注。

图为SGC2107队在新疆永1井三维项目勘探现场。 本报记者 胡庆明 摄

本报记者 程 强 闫坪卉 通讯员 陈 俊 吴奇杰 武 锋 罗 睿

“在这里,你踩下的每一脚都可能是几千年来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11月23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顺北7井南三维项目工区,地球物理华东分公司SGC2121队经理李强说,“一年有八九个月远离家乡,睡帐篷、饮风沙,这样艰苦的环境可能很多人忍受不了。”

但来自江南水乡的SGC2121队已在这里工作了近20个年头,先后实施47个地震项目,为顺北油气田、塔中志留系等一批油气突破项目提供了翔实准确的地震资料。

“看到我们勘探的地方陆续冒出很多油井,很有成就感”

SGC2121队早在2000年就入疆了。次年,21岁的李强大学毕业来到这片沙漠时,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刚开始实施,物探行业也正处于黄金期。

初见沙漠的兴奋,很快就被单调艰苦的工作冲散。喝的是苦咸水,吃的是沙拌饭,沙袋撑起木板就是床。

在沙漠里待久了,有的工人远远看到车来就招手,虽然灰头土脸但面带微笑,“那是小时候村里老人脸上才有的淳厚笑容,他是发自内心地欢迎你”。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队党支部书记周宁、后勤副经理高祝凯、下药班长戴志芳等一批骨干都已坚守近20年。

SGC2121队力所能及地改善员工生活条件,改造了食堂,购置净水设备,为班组配电视和淋浴泵,建医疗室请来大漠扁鹊,还建起冲水厕所。

更让这些沙漠里的员工欣慰的,是一个个施工过的区块有了油气发现。现在的顺北工区也比2012年他们在第一个顺北三维项目施工时“繁华”多了。

“看到我们勘探的地方陆续冒出了很多油井,很有成就感。”李强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物探业务能走出冬天走向春天。”

“不仅要当战无不胜的钢铁勘探队,而且要当乐观昂扬的诗意地震队”

11月底,北疆昌吉玛纳斯县夜间气温已接近零下20摄氏度,积雪不化,白茫茫大地上,唯有红衣跳动,不舍昼夜。“这是物探施工的黄金季节。”永1井三维项目经理、地球物理胜利分公司SGC2107队党支部书记杨东新说。

SGC2107队闯过西部、南方、东北、华北,走过农田、丘陵、沙漠、戈壁、草原、高山、沼泽、湖泊,“现在这个项目不算难”。

杨东新记得有一次,从四川达州到湖南桑植,一条380公里大剖面,60多天里,他们边走边干、风餐露宿,一路带着睡袋借宿村民家。野外施工实在找不到驻地,他们也曾挖地窝子、住帐篷。

11月27日,一场大雾笼罩玛纳斯,满眼皆是冰莹的树挂。“真漂亮。”杨东新鼓励员工拍照,“野外施工很枯燥,一定要善于发现美。”他很少提及物探施工的艰难与不易,只记得米泉项目工地一到5、6月份满山花开五颜六色很美丽,青海项目高原鼠兔一会儿冒出来一个很有趣。

野外施工单调枯燥,SGC2107队工余组织各类活动。他们曾在青海小柴旦湖项目的戈壁无人区点燃篝火,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诗会。“我们不仅要当战无不胜的钢铁勘探队,而且要当乐观昂扬的诗意地震队。”杨东新说。

诗会上,彝族员工载歌载舞,平时内向的员工武锋豪情万丈,高声朗诵所作的《逐梦高原》:“不要怪我走得太远/山那边的石油等着我去勘探/物探人处处是家园。”

“曾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做出贡献,现在要为南方油气勘探做更大贡献”

与西北一样,西南也是油气增储上产的热点地区。工区环境虽有云泥之别,但施工难度丝毫不减。

位于重庆南部的隆盛—阳春沟项目,最让人恼火的,是穿越4座大山。穿越大山、悬崖收放线,地球物理南方分公司SGC2141队在行,测量班“老狼”陈先斌更是全队的传奇。

物探是石油工业的先锋,测量则是物探的先锋,要精确标定每个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很多工区在原始森林无人区,搞测量就要胆子大、能吃苦。”陈先斌说。

测量班长唐杰说,进山测量要带设备,水和食物成了负担。测量员都是轻装上阵,渴了喝山泉水,有时候很晚才能找到老乡家吃顿饭,所以多有胃病和风湿,而“老狼”都没有,皮实得很。

山上常见云海、瀑布,但风景越好的地方,越难测量。十多年前在四面山项目中,为了顺利完成测量,“老狼”在无人区穿梭几十天,长发飞扬、胡子拉碴,红工衣成了黑工衣。

去年8月,一向健壮的“老狼”被确诊患上肺癌,术后在家休息一年,顺利康复了。随后,他主动要求回队上班,“我体力虽然下降了,毕竟经验还在”。

“我们队1958年在东北组建,1965年奉调入川。我们曾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做出贡献,也参与了涪陵和元坝气田的勘探。现在,这支山地物探铁军要为南方油气勘探做更大贡献!”SGC2141队党支部书记力量说。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