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采访日记与人物故事
 

帅成陈:我邋遢又怎么要求员工仔细

2019-12-09 来源:
石化新闻
 

11月30日,重庆市綦江区一座山脚下,灰蒙蒙的天空飘起小雨。“这儿是小雨,那山里就是大雨,今天兄弟们要冒雨干活儿了。”地球物理公司SGC2141队下药班班长帅成陈望天兴叹。

帅成陈今年32岁,中等身材、浓眉大眼,此次负责隆盛项目东标段的下药作业。下的药,是物探放炮用的炸药。“虽说现在物探用的炸药十分稳定,只有用雷管通电才能引爆,就算直接燃烧也不会有危险。但毕竟涉及危化品,不守在现场,我始终不放心。”帅成陈说,自担任班长以来,他每天要在来往各下药现场超过两万步。

重庆地区山林密布,炸药运输主要靠人拉肩扛。刚下过雨的山里,土地泥泞难行,稍不留神就会摔弄得满身污泥。丛林植物上挂满水珠,很快就把物探员工的裤腿打湿。帅成陈身上的工装虽有些褪色,但干净整洁,扣子齐齐整整,鞋帮上只有几个刚溅上的泥点子,就连胡子都刮得干干净净。“野外施工环境艰苦,但物探队伍的精气神不能丢。如果我都天天邋邋遢遢的,又怎么要求员工时刻仔细呢?”帅成陈说。

在山路上跋涉一小时后,终于到达下药现场。现场用小彩旗围成3个区域,分别是药品放置区、包药作业区和下药作业区。只要有人靠近,现场员工就提醒手机关机,并作安全告知。现场正进行下药作业,每操作一步,操作员就大声报出该环节的名称,整个作业环节全程录像。“为了让员工快速记住操作流程,我把下药流程总结成5步,每步都有简短口诀,便于记忆。”帅成陈说。

下药结束,太阳几乎已完全落山了。下药工胡明森的背包里,有个空的塑料袋和一个黄色警示牌。“塑料袋用来装馒头,午饭就在山上解决了。警示牌用来提醒路过行人注意,虽说山上没什么人,但还是要以防万一。”胡明森说。

离开作业现场,帅成陈打开手机,包药现场浮土需进一步清理、喊话声音太小等现场问题通报和视频截图等信息连续蹦了出来,响个不停。“视频收集回来后,我们的信息组员工会查看全部下药作业视频,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群里通报。次日,我会现场监督相关员工进行整改。”帅成陈低头道。

回复完信息,大山里已经黑透了。

(闫坪卉)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