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09 | 来源: |
![]() |
![]() |
石化新闻![]() |
陈先斌今年45岁,1米8的大高个儿,说话瓮声瓮气,笑容憨态可掬。可地球物理南方分公司SGC2141队的同事都叫他“老狼”,称他是个“传奇”。 传奇之一是擅长爬山。老狼干的是测量,物探施工,炮点、检波点准不准,就看测量准不准。地图上40米一个点,但放到山高林密的西南地区,几个点位下来,可能就得从一座山翻到另一座山。 “干测量就要胆子大、能吃苦。”老狼说,测量时间紧任务重,能直着翻山就不绕山路,翻山要么上垭口、要么上梁子,不能害怕,一害怕,手就软了。不过他还是害怕下悬崖,有时候,从上面看就一层,可下去发现还有一层,下不去,只能硬着头皮再爬回来。老狼从小生活在偏远的大巴山区,上小学时就要走5公里的山路。在他看来,川渝的山跟老家的山像,好爬;而贵州的山又险又大,好几次天黑了也没法下来,只好在崖洞里过夜。 在山区测量会面临很多危险,老狼都有办法避开。过丛林时,他“杆杆儿在前”,打草惊蛇;遇到大群山蜂,肯定跑不赢,他衣服往头上一蒙,趴在地上认怂;山里有野猪,他和同事提前发出声响,就能吓跑它们;更危险的是兽夹,不少同事被夹过,而老狼打眼一瞄就知道哪里设了兽夹。即便经验如此丰富,老狼也没少受伤。小伤贴上创可贴就应付过去了,但有一次,地上一根硬刺几乎把他的脚扎穿,他咬着牙一瘸一拐地赶紧下山治疗。 “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这双脚。”老狼说,最结实的部队作战训练鞋在他脚上也坚持不了两个月,有时一个月都洗不上一次脚,而更多时候是扭伤、划伤、拉伤。 传奇之二是技术高超。老狼野外定井经验丰富,特别是在灰岩区定井时,会综合考虑隐蔽水源点等多项因素。有些水源看似浑浊,但却是当地村民的“生命之水”,他们必须保护好。现在很多测量工,都是老狼亲手带出来的。 在一个项目中,由于山高坡陡、悬崖密布,常规架设的参考站信号无法满足要求。老狼踏勘发现,最佳点位只能架设在一个深山里的破庙上,于是一个多月守在那里,补给全靠队友从山下供应,用水都是接破庙顶上瓦片滴下来的雨水和露水。正是靠他的坚守,测量才得以完成。可几十天待在山里,长发乱飞、胡子拉碴,红工衣也成了黑工衣,村民以为看到了野人。 传奇之三是身体皮实。测量员每天一早吃完早饭上山,要带仪器设备,必须轻装上阵,水和食物成了负担,能不带就不带。渴了,找山泉水喝;饿了,只能忍到下山找老乡家吃。 “山泉水,浑浊一点反而没事,如果太清了连青苔都不长,喝了容易拉肚子。”陈先斌说,“拉肚子就只能去老乡家找两头蒜吃,扛过去。” 前些年在贵州重庆交界的四面山无人区施工,老狼一组十几个人在山里用48天干了一条测线,每次出来补给,都能把一个商店的饼干买光。测量班长唐杰说,测量员多有两个职业病,胃病和风湿。由于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他们每顿都吃到撑不下,可又常常挨饿,所以肠胃都不好。山里植被上多露水,走几分钟大腿以下就全部打湿,所以易患风湿。“一些测量员吃不了这些苦转行了,可这两样,老狼都没得。”唐杰说。 传奇之四是乐观积极。测量员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每天下午4点多要下山时,是他们最焦虑的时候,就怕找不到地方吃饭过夜、给设备充电,有时还会被老乡误解。老狼常常走几公里山路都找不到愿意接待他的村民,但他总是一笑了之:“找到路就好啊,只要沿着大路走,一定能找到地方吃饭休息。” “干测量必须心态好。”老狼说,“干测量跟数字打交道多,心态不好容易出错,一个数出错了,人跑到哪里就不晓得了。” 让唐杰没想到的是,壮如牛的老狼去年居然得了肺癌。面对这样的大病,老狼依然乐观:“医生说能手术就说明还有救!”去年术后在家歇了一年,顺利康复。这一年,老狼剃了短发,长了20斤,身体养得不错,可心里老惦记着回来测量。 “出来干活心情更愉快。虽然苦虽然累,可这就是我的工作啊!”老狼说。 (程 强 陈 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