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那些扶贫路上的故事
 

“布鞋书记”的扶贫路

2020-01-02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王福全 邵珠雷 文/图

  “哈丽莎,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书包?”哈丽莎·托乎提从李洪江手里接过崭新的粉红色书包,脸上乐得像一朵花。哈丽莎在上一年级,能有一个新书包是她上小学后的第一个愿望,李洪江帮她圆了这个愿望。

  李洪江是西北油田第六批“访惠聚”工作队总领队兼玉斯屯巴格勒格村第一书记,驻村一年,村民亲切地称呼这个喜欢穿布鞋的第一书记为“布鞋书记”。

李洪江入户走访。

  “我家能脱贫,是工作队帮了忙,是李书记帮了忙。”

  李洪江2019年1月驻村后,坚持每天入户走访,因为走路太多,布鞋成了他的标配。贫困户阿木提·沙比尔今年种了5亩西瓜;村干部阿力甫·买买提家的儿子今年要大学毕业;老人古来比孜汗·艾买提刚做完手术出院;老党员托乎提·斯马依感冒了……这些事儿,记录在李洪江的民情日记里,成为他解决村民难题的切入点。

  托乎提·吐尔地家没有耕地,家里的两个孩子小,一家4口仅靠他打零工生活。李洪江了解情况后,帮助他在村里中国石化援建的“阳光小微商圈”申请了一间商铺,开了一家做批发的小商店。现在,托乎提·吐尔地每天忙着给别人送货,妻子帮助照看商店,也能照顾孩子,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脱贫后的托乎提逢人便说:“我家能脱贫,是工作队帮了忙,是李书记帮了忙。”

李洪江帮助贫困户扎扫把销售促增收。

  “布鞋书记”蹚新路,让更多人穿上皮鞋

  在玉斯屯巴格勒格村,每周一早晨,村民都会来到村委会的小广场上参加升旗仪式。大家发现,参加升旗仪式的村民中穿衬衣、皮鞋的男人多了起来,穿艾德莱斯裙子的女人也多了起来。

  李洪江说:“这几年,很多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努尔·阿木提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村里最早穿皮鞋的村民。阿木提不像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只种几亩棉花和小麦、养十几只羊。前几年,村里成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带领吐尔洪·沙依木等39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蔬菜实现脱贫,户均增收2000余元。

  在阿木提等人的示范引领下,很多村民不仅脱贫,生活方式也开始转变。他们改造庭院,买摩托车、轿车,穿衬衣、皮鞋和艾德莱斯裙子。村里年轻人聊天时,哪里开了新工厂需要工人,如何出去务工等内容渐渐成了主流话题。

  年轻人开始向党组织靠拢,2019年,11名村民向村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

李洪江与村民交流。

  喜欢踢球的小巴郎都有了一双属于自己的球鞋

  9岁的巴吐尔·帕力是村上出了名的淘小子,除睡觉能安静一会儿,其他时间基本都处在“孙悟空”状态。

  2019年5月的一个周末,他发现有工作队员在村委会的院子里练习颠球,强烈要求加入。

  从那天开始,他迷上了足球,知道李洪江也喜欢足球,常找他借球。李洪江听巴吐尔说,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踢球,只是没有球鞋和场地,只能蹲在地上扇卡片或者弹玻璃球。

  李洪江走访巴格力国语小学时,发现400多名在校生只有一个简陋的小操场。“能不能帮学校建一座五人制足球场?既可以改善办学条件,又能培养孩子们健康的运动兴趣。”驻村工作队在讨论扶贫项目时,李洪江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经过工作队协调,足球场建设项目获得中国石化扶贫资金支持,足球场建好后,每个喜欢踢球的小巴郎都有了一双属于自己的球鞋。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