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国际油价大跌成为推动石油石化产业改革的催化剂

2020-04-29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0年第3期
石化新闻

罗佐县

在世界人民全神贯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国际市场飞出了一只黑天鹅。沙特和俄罗斯因为在限产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使得欧佩克的限产协议失灵。失去了限产协议的庇护,油价瞬间狂跌至30美元/桶水平,跌幅创近20年新高。本次协议失灵,沙特和俄罗斯都有些任性。沙特、俄罗斯及欧佩克成员国基本上是石油财政国家,资源虽丰富且生产成本低,但若考虑社会经济运行对油价的依赖,断然不是目前30美元/桶油价所能支撑。基于此判断,本轮油价下跌之后油价自调整机制很快会启动,方向是基于主要原油供应地区加权平均水平的财政油价。虽然在经济低迷时期油价未必能完全达到财政油价的相应水平,但向其靠拢的趋势则是一定的。以沙特为例,油价达到80美元每桶以上方能满足其国内收支平衡,伊朗的水平更高。目前的油价水平普遍低于主要油气资源国的财政盈亏油价,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内在抵消机制,因此油价朝着财政油价靠拢的内在机制存在。可以说以欧佩克为代表的主要油气资源国目前都在吃老本。

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影响不尽相同

1.油气勘探受其影响不大,但油气生产面临新的压力。

在低油价冲刷之下的这些年全球石油天然气产量始终相对稳定。由于低油价时期的勘探投资受到较大幅度压缩,在产量相对稳定的形势下,石油行业的上游储量替代率、储采比均不同程度出现问题。所以在油价稍有起色的前两年石油公司的勘探投资在显著增长,勘探也有了新的发现。近两年的油气发现中来自深海和深层的油气田占有一定比例。本轮油价再次下跌之后虽有回升迹象,但大幅度回升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油价的变化对勘探趋势影响不大,因为勘探已经到了必须加大投入的时候了。如果不加大投入,石油公司后续资源接替就会不足,出现青黄不接。

油价变化对油气生产则提出了严峻挑战。世界油气经过长时期勘探开发,目前普遍出现老油气田资源条件变差,开发难度加大以及成本持续增长的现象。目前根据油气行业发展需要,油气勘探开发正在经历由陆地向海洋、由浅层向深层、由浅水向深水以及由常规向非常规油气的转型,对技术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公司要保持油气产量稳定,在油价反弹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开发深水、深层油气、非常规油气的经济压力陡增,所有油气生产受油价波动影响比较大。除非石油公司之间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发现行之有效的应对低油价的效率提升的方法。从过去几年的实践看,石油公司在此方面有一些进展和突破。

国内正在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执行主体是三大石油公司。低油价显然将增加这一工程的实施难度。从前几年的政策动向看,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开放水平。体制机制改革的出发点之一便是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对先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吸收以全面提升油气生产效率。可以说近几年出现的贸易战及新近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油价大跌都将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力量。改革本来就在路上,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都是加快改革的催化剂。

2.石油石化产业链调整步伐加快。

全球石油石化下游产业在低油价时期得以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低油价客观上为炼油化工产业低成本原料获取创造了条件。石油公司过去在高油价时期普遍依赖上游勘探开发创造收入和利润,部分公司在高油价时期甚至计划将全部下游炼化产业剥离。但是随着油价翻转,下游炼化成为利润增长点,近几年石油公司在下游的投资则有了显著增长。但是下游投资普遍增长一定程度上加速炼化产能过剩时代的来临。目前全球炼油和石化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中东、美国等资源富集地区在低油价时期普遍重视产业链附加值的获取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国内的炼油产能目前已接近9亿吨,按照目前的地区发展规划,到十四五时期有可能突破10亿吨,属于严重过剩状态。我国炼油厂平均规模产能仅500万吨/年,与全球700万吨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去产能以及提升发展质量任重道远。近年国内炼油产业市场化推进力度较大,一批地炼企业蓬勃发展起来,已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传统国企形成鼎立态势。由于民营企业获得原油进口权的数量和规模在持续增长,若油价出现下行,则必然诱发这些新进入企业进口原油的冲动。进口原油需要投入生产消费中,这样势必造成产能过剩加剧现象,对此应保持警惕。

需做出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改革

面对低油价,我们仍要继续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外依存度过高。依存度高导致从海外获得资源有风险,地缘政治以及经济风险可能因为海外资源获取而传递至国内。所以无论是油价高低,国内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趋势是一定的。只是在低油价时期勘探开发面临的压力较大,需要为此做出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改革以提升发展效率。引进外资,对内资开放上游市场这些改革基本上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

针对国内炼油产能过剩应采取系统手段。首先是随着国内大型石油石化基地的建设有序推进,去除低端产能的工作也应保持同步,以最大限度降低石油需求强度。其次是扩大国内的消费能力,其中汽车消费应作为重点之一。国内的汽车消费目前已出现下降态势,总体感觉汽车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中国汽车销售应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汽车消费和城市化建设是支撑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建设的重要力量。再次是开拓国际市场。尽管国际市场竞争很激烈,中东、北美资源富集区的石化产品都在将目光转向东南亚,中国的炼油化工产品还是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角逐。目前形势下,放开成品油出口已是大势所趋。

(作者单位:经研院)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仪征化纤熔喷布项目一期工程全面投产
·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宁波基地建成中交
· 三条成品油管道基础设计通过总部审查
· 金陵石化盯市场攻生产调结构创效益
· 江苏油田主题实践活动助力百日攻坚创效
· 石炼开展内部对抗赛扎实攻坚行动提升装置潜能
· 海南炼化锚定目标不放松多措并举增效益
· 广州石化大包装树脂产品首次出口海外
   图片新闻
攻坚“三率”,助力油品盈余增效 低渗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开发
百日攻坚创效强化应急演练保障安全生产 西北油田分公司:顺北油气田五号联合站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
· 张玉卓马永生与中国建材董事长周育先会谈
· 张玉卓到北京化工研究院调研
· 喻宝才赴岳普湖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行业·国际
· 陆上存储空间见顶 美油跌逾15%
· “油满为患”:美国又一家知名油气公司申请破产
· 欧佩克:下半年油价将升至每桶40美元
· 全球天然气市场或面临巨大挑战
· BP一季度利润下滑 债务攀升
· 今年加拿大油气行业支出将大幅下挫41%
· 2019年全球LNG贸易增长13%达3.547亿吨
· 美国陆上钻井作业出现14年来最大跌幅
   行业·国内
· 年内第5次再搁浅 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 一季度能源价格普遍承压 新奥股份推动转型
· 地炼加快原油进口
· 油价暴跌和你有啥关系?解读油价十大热点问题
· 中缅油气管道3个月输送原油超200万吨
· 如何理性看待史上首次“负油价”
· 清洁能源地质调查科技攻坚战将实施
· 3月原油生产略有下降 天然气生产快速增长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