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全球石油市场重返低油价时代

2020-04-29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0年第3期
石化新闻

全球石油市场重返低油价时代

萧 河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世界经济和原油需求造成重大冲击,欧佩克+减产联盟破裂,沙特与俄罗斯反目,相继增产和打价格战,国际油价应声暴跌,美国WTI原油3月9日跳空跌破30美元/桶,此后继续下跌,3月18日最低至每桶20美元,如今一直在30美元以下震荡。国际油价一夜之间重回低油价时代,是否意味着低油价时代的来临?

表面看来,本次油价的暴跌是由新冠肺炎、欧佩克+减产联盟破裂两大黑天鹅事件所引发,似乎是偶然;深入分析便可发现,国际油价重回低位实则是由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所决定,有其内在必然性,石油市场重回低油价时代,是一个难以逆转的大趋势。如果将原油价格每桶80美元以上定义为高位,50~80美元看成中位,50美元以下看成低位,那么梳理一下1970年以来半个世纪的国际油价走势就会发现,50年中国际原油均价37年都处于每桶50美元以下的低位,2004年之后才上升到50美元,在中位区只有7年,在80美元以上的高位只有6年。所以,从油价的历史走势来看,低油价才是常态,中高油价时期很短暂。

油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市场供需状况。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的石油峰值论长期影响着国际石油界。哈伯特在1949年发现了矿物资源“钟形曲线”规律,认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点,此后产量将会下降。1956年,哈伯特大胆预言美国石油产量将在1967~1971年达到峰值,后来美国石油产量在1970年达到964万桶/日的峰值,从而证明了石油峰值论的正确性。美国石油产量到2008年下降到了500万桶/日,其他一些国家的石油产量也先后下降。尽管如此,但美欧发达工业国家的石油需求基本饱和,增长缓慢,全球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并不紧张,所以油价在1970~2003年的34年中始终在40美元以下的低位运行,只是在1981年两伊战争、1990年海湾战争、2001年“9•11”事件等特殊事件影响是曾短暂冲高到40美元/桶以上。

2004年具有标志性,国际油价冲破了每桶40美元、50美元,此后持续震荡上升,直到2008年7月14日创出了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油价迅猛持续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基本面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石油需求迅猛增长,而全球石油产量却增长有限,石油供应紧张。2004年中国因经济快速增长石油需求大增,突破3亿吨,石油进口量达1.6亿吨,比上年增长34.7%,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那时国际石油界的主流观点是石油峰值论、高油价论和中国石油需求威胁论,认为全球石油生产将在2010年左右达到峰值,低油价时代一去不复返。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国际油价2008年12月暴跌至每桶33美元,但石油供需基本面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发生实质性改变,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石油需求依然强劲。在各国政府联手刺激经济和欧佩克减产报价的作用下,油价快速反弹, 2009年5月又回升至65美元/桶,到年底升至80美元/桶。一直到2014年10月,油价又在80美元以上的高位维持了5年。

不过,页岩技术革命从2009年开始改变全球石油市场供需格局。美国的页岩油开采打破了石油峰值论的魔咒,到2014年7月,美国页岩油产量快速增加到470万桶/日,原油产量在短短5年初内几乎增长了一倍。美国页岩油、加拿大油砂等非常规石油的产量占当时世界原油产量增长的80%。与此同时,中国的石油需求却大幅放缓,石油供应过剩状况加剧。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国家认为高油价助长了美国页岩油的增长,宣布不再限产保价,意图通过价格手段抢占市场份额,将页岩油(当时估计页岩油生产成本在70美元/桶)挤出市场。国际油价因此在2014年9月从8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大跌,到2016年2月最低跌到26美元,创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跌幅超过70%。

但欧佩克的“低价挤出”策略并未如愿,美国页岩油企业韧性很足,在低油价下产量仍然在增长。欧佩克和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国的财政难以承受低油价的冲击,在价格战两年多后被迫重启减产保价策略,欧佩克与俄罗斯在2016年底形成减产联盟,决定从2017年起开始减产。但由于全球经济及石油需求增长放缓,页岩油产量依然增长较快,加上清洁能源对石油替代作用的增加,石油供应宽松的局面并未改变,欧佩克+减产的作用相当有限,此后3年国际油价只能维持在40~80美元的中位区。全球石油供应市场的格局也由此发生历史性巨变,2019年美国石油产量超过1100万桶/日,市场份额达18%,超过俄罗斯和沙特的16%和15%,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其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石油需求的短期冲击相当巨大,今年世界石油需求将下降100万桶/日以上,因此,即使欧佩克+继续减产也无法阻止国际油价跌到低位,欧佩克与俄罗斯的价格战只是让油价下跌来得更快更猛罢了。

从目前及可预期的未来来看,全球经济及石油需求增长乏力,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速度正在加快,石油供应过剩状况只会日益加重。正如2014年油价从高位大跌只能反弹到中位一样,预计本次油价暴跌到低位之后,再也难以回到50美元/桶以上的中价位,廉价石油时代真的来了。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仪征化纤熔喷布项目一期工程全面投产
·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宁波基地建成中交
· 三条成品油管道基础设计通过总部审查
· 金陵石化盯市场攻生产调结构创效益
· 江苏油田主题实践活动助力百日攻坚创效
· 石炼开展内部对抗赛扎实攻坚行动提升装置潜能
· 海南炼化锚定目标不放松多措并举增效益
· 广州石化大包装树脂产品首次出口海外
   图片新闻
攻坚“三率”,助力油品盈余增效 低渗致密油藏储量有效开发
百日攻坚创效强化应急演练保障安全生产 西北油田分公司:顺北油气田五号联合站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
· 张玉卓马永生与中国建材董事长周育先会谈
· 张玉卓到北京化工研究院调研
· 喻宝才赴岳普湖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行业·国际
· 陆上存储空间见顶 美油跌逾15%
· “油满为患”:美国又一家知名油气公司申请破产
· 欧佩克:下半年油价将升至每桶40美元
· 全球天然气市场或面临巨大挑战
· BP一季度利润下滑 债务攀升
· 今年加拿大油气行业支出将大幅下挫41%
· 2019年全球LNG贸易增长13%达3.547亿吨
· 美国陆上钻井作业出现14年来最大跌幅
   行业·国内
· 年内第5次再搁浅 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 一季度能源价格普遍承压 新奥股份推动转型
· 地炼加快原油进口
· 油价暴跌和你有啥关系?解读油价十大热点问题
· 中缅油气管道3个月输送原油超200万吨
· 如何理性看待史上首次“负油价”
· 清洁能源地质调查科技攻坚战将实施
· 3月原油生产略有下降 天然气生产快速增长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