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2020年专题 >>> 扎实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 为实现全年目标打牢基础
 

江汉石油工程多举措推进压裂施工全过程提速

2020-05-20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日前,由江汉石油工程井下测试公司负责施工的涪陵页岩气田焦页39东平台,连续13天保持每日4段压裂施工,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是气田压裂施工速度最快的平台。同时,该平台单日压裂速度达到气田开发最高峰时的水平。

涪陵工区是该公司提速提效的主战场。江汉石油工程井下测试公司围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压裂施工全过程提速,“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涪陵工区压裂施工段数为去年同期2.5倍。

压裂队伍动用率达到100%

“焦页147平台压裂施工还有5天才结束,在接替施工的下一个平台,试气流程、压裂井口、砂罐、液罐等配套设施已经全部安装就位。”焦页147平台负责人张桂涛介绍,该公司按照“压裂不停,配套先行”的工作思路,做到超前谋划,落实运行计划、装备准备、安全措施、技术质量、后勤保障“五到位”,平均每口井的搬迁时间由5天缩短到3天。

“节约出2天时间,相当于多压裂了6到8段。”井下测试公司西南项目部经理张相权说,整个“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工作天数是固定的,有效工作天数和有效工作时间越多,就能干出更多工作量,实现提速提效。

受到疫情影响,5月和6月,气田压裂施工工作量将集中释放,必须加快工作节奏,才能将疫情带来的损失赶回来。

目前按照单平台每天压裂3到4段运行模式,为配足配强施工人员,该公司从工作量暂时不太饱满的新疆和坪北工区压裂试气队伍中,抽调30多名熟练工,进行安全培训后,充实到西南工区一线,有效补充施工力量。

在涪陵工区,该公司压裂队伍动用率达到100%。

压裂设备完好率和出勤率达98%以上

“能够实现单平台每天压裂施工4段,电驱压裂装备功不可没。”提起取得的成绩,焦页39东平台负责人尹星鑫对电驱压裂装备赞不绝口,电驱噪音低,与柴油压裂设备相比,每天可以多施工一段,而且保养维护也更加简单便捷。

压裂施工,设备很重要。该公司以压裂机组“4+N”套运行模式,联系稳定的第三方资源,以市场化手段租赁了1套电驱压裂装备,使该公司在西南工区压裂机组达到5套。

“以前同一个压裂平台的压裂设备,可能有电驱、车载等不同形式,又分属不同压裂队,管理起来颇有不便。”焦页13平台负责人朱海昱说。针对单平台多种压裂设备混用的情况,该公司开展压裂设备标准化、模块化建设,统一各压裂队压裂设备型号和类型,更加方便保养和管理。

“我们队现在全部是同型号压裂车,施工中还留有3台备用,出现故障可以立即调整,不影响整体施工。”JH-YL104酸化压裂队队长庞博说。该队设备管理实行“机长制”,每台压裂车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巡检和保养;同时,以设备副队长、设备管理员、技术员为主要成员组建设备保障组,及时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确保压裂设备完好率和出勤率。4月19日,在压裂施工过程中的配套设备混砂车出现故障,该队10多名干部员工紧急抢修,仅用一个小时就恢复了正常施工,当天该井按计划完成压裂施工目标。

目前,该公司压裂设备完好率达98.5%,压裂设备出勤率达到98%。

施工故障复杂率控制在1%以内

在焦页39-7HF井第15段压裂施工中,压裂队技术员判断施工压力较高会导致后期泵送桥塞不顺畅,他们马上采取措施,为下一道泵送桥塞工序,提供了一个良好工作环境,确保了泵送桥塞一次成功。

“这项措施,虽然增加了半个小时施工时间,但是减少了下一道工序故障率,非常值得。”焦页39东平台负责人尹星鑫介绍,压裂施工是多工序联合作业,每一道工序都与压裂提速息息相关。

该公司收集以往压裂施工中出现的故障,建立了故障复杂数据库,将故障类型分门别类,定期更新,对于典型的案例还会召开专题研讨交流,归纳总结出好的处理方案,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提高故障复杂处理能力。

焦页26-7HF井第20段泵送桥塞时,在井底遇卡,现场技术人员利用故障复杂数据库,查找到类似的案例,按照数据库里的故障处理步骤,仅仅3个小时就将故障排除,确保施工正常进行。“没有这个故障数据库,就需要现场讨论、制定方案、措施应用,运气好的话, 最快也需要6个小时,如果处理不当,也许会花上个2天到3天。”该公司西南项目部副经理豆瑞杰介绍。

截至目前,该公司压裂施工故障复杂率控制在1%以内。

(谢江 陈名 余丽雯)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