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落户深圳

2020-06-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李天军

   6月3日,深圳海上国际LNG(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盐田举行,这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正式落户深圳,盐田港将成为世界LNG加注中心建设先行者之一。深圳盐田区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盐田港集团四方在仪式上签署合作协议。

  近期可实现每年12亿元产值

  据悉,作为深圳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而先行示范的重大项目之一,海上国际LNG加注项目将按计划加快推进。项目投运后,根据近期规划,预计可实现加注规模23万吨/年,预计可实现每年12亿元产值;远期随着项目加大LNG加注船的投入,有望实现加注规模200万吨/年,预计可实现每年100亿元产值。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我国LNG加注服务网络,完善深圳港港口服务能力,巩固深圳盐田港国际枢纽港地位意义深远,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行业发展提供新引擎,为我国船舶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据了解,深圳海事明确“区域监控、精准筛查、有效治理”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船舶清洁能源的应用。近年来,深圳海事部门联合深圳地方政府,大力推进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共同研发、建设全球领先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综合监测网络,强化船舶减排高新技术研发应用,促进绿色航运发展和船舶节能减排,推动LNG动力海船燃料加注在深圳盐田港先行先试。近年来,深圳船舶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总量明显下降,自2016年10月实施排放控制区政策以来,深圳市共减排各类船舶大气污染物超过1.8万吨,深圳港排放控制区空气质量全面优于国家标准。

  LNG燃料加注将有国家标准

  据了解,由于缺乏海上LNG加注设施,国际航线的LNG燃料船舶靠泊我国港口受到限制,建设深圳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将有效满足我国沿海加注LNG燃料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国际航线LNG燃料船舶挂靠我国港口。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的建设标准,深圳盐田港是继新加坡港、荷兰阿姆斯特丹港等港口之后,世界首批海上LNG加注中心建设先行者。深圳作为国内最大的LNG枢纽港之一,有着充足的气源供应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深圳海事部门承担的LNG燃料加注两个国家标准和一个行业标准也已进入报批环节,标准颁布后将为LNG燃料加注作业提供规范有效的安全保障。

  签约仪式后,与会人员赴深圳东部海事监管基地观看了全国首个港口在航船舶排放控制监测监管信息平台,并登上海巡1468轮实景观摩了全国第一个“空—陆—水”船舶排放控制综合立体监测系统。

  知多D

  使用LNG燃料的船舶日益受到青睐

  在传统海运行业中,使用船用燃油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国际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联合国已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球硫排放限制法规,在此背景下,船舶使用清洁能源已成为最迫切的需求。LNG燃料作为优质高效和经济的清洁能源受到广泛关注和看好,将是摆脱依赖船用传统燃油的重大突破。为应对严格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世界各国和地区均日益青睐于发展使用LNG燃料的船舶。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国内第三艘乙烯船交付中国石化使用
· 胜利油田一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广州石化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示范企业
· 上海院开展中国石化商旅平台上线推广应用
· 【新闻故事】悬崖上的南方物探人
· 茂名石化液化气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 中韩石化多措并举提高危废资源化利用率
· 巴陵石化启动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教育活动
   图片新闻
合肥石油 48座农机专供站助力“三夏” 突击队旗在换剂现场飘扬
碧海环保行动 守护美丽家园 海洋厂海二区高效吊装段塞流捕集器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中国融通集团董事长
· 张玉卓会见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
· 马永生会见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
· 赵东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
   行业·国际
· 布油期货升破40美元/桶 3月6日以来首次
·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开始恢复产量
· 全球待售油气资产储量超过125亿桶
· 美国天然气价格下跌4%
· 欧盟2030年前扩大氢能产业需耗资4300亿欧元
· 可再生能源在成本上超过最廉价的煤炭
· 全球柴油使用量或将全年下降
· BP在阿塞拜疆的总投资达到750亿美元
   行业·国内
· 中国进口原油成本将上涨
· 成品油进口或逐步向民企放开
· 潍柴集团氢能产业加速 助力潍坊打造氢能城市
· 海油工程创中国海底管线铺设水深新纪录
· 超低油价时代,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 中国清洁能源“富集区”如何不误“风光”
· 大庆油田:青工怎样迎战“低油价”
· 我国自主设计最大LNG储罐开工建造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