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第二次普查显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2020-06-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题: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显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原文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李如意

    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72%、46%和34%,体现了近年来污染防治取得的巨大成效。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有关情况。污染源普查是每十年开展一次的重大国情调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过去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改善的十年。这十年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是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据了解,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17年—2019年开展,普查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公报显示,本次普查对象为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包括工业源247.74万个,畜禽规模养殖场37.88万个,生活源63.95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40万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3497个。

    赵英民介绍,本次普查掌握了各类污染物产生、排放与处理情况,从全国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看,化学需氧量2143.98万吨,总氮304.14万吨,氨氮96.34万吨。从排放量来看,长江、珠江和淮河流域因流域面积大、涉及省份多,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从排放强度来看,海河、辽河和淮河流域单位水资源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氮氧化物1785.22万吨,颗粒物1684.05万吨,二氧化硫696.32万吨。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72%、46%和34%,体现了近年来污染防治取得的巨大成效。同时,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单位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地区。

    2017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8.68亿吨,综合利用量为20.62亿吨,处置量为9.43亿吨,本年贮存量为9.31亿吨。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辽宁五省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占全国42.43%,山东、河北、山西、安徽和江苏五省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占全国的39.82%。

    本次普查了解了污染源数量、结构和分布,掌握了国家、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了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加强污染源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了依据。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胜利油田压驱注水破解低渗透油藏注采难题
· 福建石油部署新一轮强降雨极端天气防范工作
· 塔河炼化提前实现百日攻坚创效目标
· 广西石油服务荔枝文化旅游节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 巴陵石化实施“无泄漏装置创建行动计划”
· 化销华东全面推行《廉洁从业禁令及问责细则》
· 黑龙江石油开展“五进”点亮“地摊经济”
· 山东石油三夏支农惠农保障农民麦收
   图片新闻
中石化起运公司再创整体设备吊装重量新记录 邯郸市、县相关部门观摩邯郸石油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庆石化炼油二部率先实现净屏系统运行 居民微信群 网格化管理更便捷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与巴斯夫董事长举行视频会议
· 张玉卓会见河南省常务副省长黄强
· 马永生到驻海南企业调研
· 赵东到在京四家单位调研
   行业·国际
· 切萨皮克能源公司股价暴跌74%
· 美国石油出口连续第五周下降
· 今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将经历历史上最大需求冲击
· 国际油价前景不明:减产协议延长 隐性风险犹存
· EIA:全球石油市场比预期更早接近平衡
· EIA下调美国石油供应和需求预期
· 美国2020年原油产量降幅将高于预期
· 中型油轮成为开拓LNG新市场的关键
   行业·国内
· 超疏水材料披“铠甲” 疏水耐磨可兼得
· 第二次普查显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 鲁北化工重组无条件通过 钛白粉资产将整体注入
· 国内油价大概率迎“六连停”下周期存上调可能
· 青海油田前五个月产油创2008年来同期新高
· “青豫”特高压 为清洁能源外送“加速度”
· 青海格尔木炼油厂首次实现“零”锅炉运行
· 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完成首口开发井作业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