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7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本报记者 彭 展 通讯员 孙 萍 易爱军 “班长,7000单元二楼东头烟酸管线冒白烟,请马上带警戒绳来!”6月4日下午,室外气温近30摄氏度,巴陵石化己内酰胺装置员工彭友文巡检至二楼时,看到烟酸管线附近有白烟冒出,并伴有刺鼻气味,立即拿出对讲机,向班长易拥军汇报情况,并做好现场警戒。 烟酸具有强腐蚀刺激性,漏点位于楼梯处,且附近管线较多,存在管道腐蚀的隐患,必须迅速处置,避免险情扩大。 彭友文快步跑回操作间,拿出绿色的一体式防酸工作服、防酸手套、防酸雨靴、空气呼吸器,穿戴完毕后,带上相关作业工具,冲向现场,对漏点和烟酸流程进行仔细检查。彭友文确认是老烟酸管线压力表法兰泄漏,立即到二楼关闭烟酸进出阀门。 烟酸阀门使用多年,锈蚀严重。彭友文穿上沉重的一体式防酸工作服,行动非常不便,感觉使不上劲。他硬是用了一个小时,才将阀门彻底关死。担心阀门再次泄漏,他又细心地用保温棉和铁皮将漏点包裹,同时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保温棉。 同事回收管内剩余烟酸时,彭友文才回到操作间,脱下积满汗水的防酸工作服,全身湿透,满脸通红。具备作业条件后,装置安排检修消缺。漏点消除后,烟酸管线正常备用。 “烟酸泄漏挺危险的,你毫不犹豫上前处置,特别沉稳!我们隔得老远,给你拍了张照片,看着就像一个‘绿巨人’。”同事转给彭友文一张照片。他瞄了瞄那张穿着绿色防酸工作服、完全看不清是谁的照片,笑着按下保存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