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22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开栏的话 为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编制出应对新形势、新环境和新挑战,体现国家战略发展部署,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十四五”规划,集团公司发展计划部和党组宣传部,以及中国石化报社和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联合向企业领导、专家和广大干部员工征集“十四五”规划建言,听取他们在公司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今天起,中国石化报从中选择部分刊登,敬请关注。
提高站位 把准定位 集思广益 为构建公司“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做出积极贡献 戴照明 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玉卓强调指出,要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对谋划好公司战略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更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对世界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深远影响。面对跌宕起伏的外部环境,如何既保持定力、坚定地做好该做的事情,又与时俱进、深入研判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宏观经济大势、行业产业趋势、市场竞争态势,以及由此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深远影响,进而在谋划“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路径、统筹重大举措,更需要我们深入认识、深度理解和深刻把握“一基两翼三新”的内涵要义、核心要素、关键要点和根本要求。 在我为中国石化“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启动之际,个人结合工作实践和学习认识,简要谈谈对谋划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新格局的初步认识,希望抛砖引玉,推动更多干部员工积极参与、深入思考、集思广益、贡献才智,共同为党组谋划制定好公司“十四五”规划提供基础、当好参谋。 要进一步在能源资源上下功夫、扩空间,更好地夯实“一基”。作为能源化工企业,资源始终是公司的根基根本,没有资源,中国石化就只是一个加工企业,更谈不上成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顶梁柱”“压舱石”“定盘星”。要立足国内、胸怀世界、破除禁锢,一方面以油气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分析研判,全方位做好统筹优选,利用投标风险勘探、择机并购潜力公司、购买优质油气资产、做好国际油气贸易、实施资本进退运作等多方式多渠道多手段,千方百计扩大优质油气资源,特别要研究提出低油价下资源补短板的思路是什么及如何实现,更加经济安全高效地保障国家油气供给安全;另一方面拓展能源资源领域,结合公司炼化优势,聚焦国内煤炭“金三角”地区和国外“一带一路”沿线,努力获取优质煤炭资源,为实施煤炭洁净高效深加工利用提供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在炼油、销售和高端化工上做调整、提质量,更好地做强“两翼”。必须清醒认识到炼油产能过剩不可逆转的客观大势,主动积极转变思维方式,调整发展思路,多把功夫下在炼油业务内涵发展、结构优化和向外向下延伸发展化工产业的机会和实施路径,不断提升炼油、销售和化工业务发展的协同性、效益性和竞争力、创效力。要坚定地实施“基础+高端”化工业务发展战略,既在基础化工方面着力降成本、扩规模、提质量,以先进的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优势产能赢得“红海”中的胜利,又要坚定地实施高端材料发展战略,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不断提升化工材料产品的含金量、附加值和竞争力,不断创造和引领出新的“蓝海”市场。要统筹优化炼化销产业链,加强精细化工、高端材料业务规划布局,尤其要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前瞻性瞄准有原料优势、市场优势、物流优势的国内外潜力区域和优质标的,坚定不移推进炼化销业务国内国际通盘布局,着力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将公司的洁净能源和合成材料这两翼打造得更加牢固、更加高效、更有质量、更具韧性。 要进一步在新能源、新经济、新领域上拓思路、做文章,更好地做大“三新”。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环境变化日新月异,形势发展时不我待。发展“三新”必须要统一认识,积极推进。要立足长远抓当前,把握大势谋长远,密切关注相关颠覆性技术进展,充分发挥资本和金融撬动功能,探索公司转型的方向、路径和方式,推进尽快取得战略新突破、形成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对冲传统业务风险,实现公司各业务组合优化、协同互促、迭代升级和整体高质量发展。要用好用足公司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充分利用公司炼油化工和3万多座加油站点有利条件加强培育市场,大力推进氢能业务产运储注全产业链可持续协调发展,积极发展风能、光伏、地热业务,稳步发展生物质新能源。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用好用足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孕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机遇,用好用足公司各大业务平台,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放大公司实体产业功能和提升附加值。要树立跨界思维、开放思维、革命性思维,用好用足资本和金融手段,积极稳妥、统筹兼顾、行稳致远,大力研究推进非油经营、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新领域发展,探索康养产业发展机会,为公司长远发展、基业长青、百年经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在集团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按照张玉卓董事长的要求,我们充分用好石化媒体,发挥广大干部员工的热情和智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进一步深入研判大势、顺应趋势、把握形势,进一步丰富完善“一基两翼三新”的内涵外延,深入明晰方向、谋好战略、理清思路、落实措施,为党组研究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当好参谋、做好支撑,为建设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和合成材料公司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发展计划部总经理、国际合作部总经理)
为上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郑和荣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年,石勘院承担了国内油气、新能源、页岩气、煤层气、海外上游等规划的编制任务。科学制定出既具指导性又具可操作性的规划,需要我们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建设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与合成材料公司和“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把握重点,不断提升科技供给能力。 以国家战略发展为己任,肩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天然气消费也在逐年增长。国际能源署(IEA)预测,至2040年我国将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大天然气市场。与此同时,受资源条件所限,国内油气产量增加困难,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9年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0.8%和43%,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保粮食能源安全”作为“六保”的重要内容,可见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十四五”规划制定中,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确立合理的产量储量目标,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原油产量稳定、天然气快速上产,切实彰显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加强统筹,提升一体化创效能力。“十四五”规划点多、面广、链长,在规划制定中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加强一体化统筹。首先,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没有海外上游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与合成材料公司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应抓住当前低油价短暂窗口期,加大海外优质资产并购力度,破解中国石化“十四五”期间海外上游大量区块合同到期和勘探阵地急剧萎缩导致产量快速下降的局面。其次,要坚决落实油气与新能源板块党工委“五个一体化”的要求,加强油公司和存续企业一体化运作、油公司和石油工程公司一体化协调、国内外上游一体化统筹、油气及新能源业务有序推进、国内外科研单位的一体化攻关,发挥好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 坚定高效勘探、效益开发,推动上游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低油价考验着上游生存能力,保生存、减亏损是当前上游面临的最主要矛盾。为此,“十四五”规划制定中,首先要在高效勘探上下功夫。应牢牢抓住资源短板这个主要矛盾,保持稳定的勘探投入,以进攻的姿态开展勘探工作,强化矿权获取工作,加强圈闭预探和评价勘探,加大风险勘探和地震勘探力度,努力获取规模发现。其次要在效益开发上下功夫。按照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玉卓关于优化创效的要求,优化调整产能、产量、措施、注采结构,优化方案、井位、措施设计,大力推广低成本成熟技术,牢固树立“不靠油价靠作为”的思想,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加大降本减费力度,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控制,做到一切成本皆可控。 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加快新能源业务布局。全球能源低碳化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油公司发展新能源业务势在必行。我们要坚决落实集团公司建设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与合成材料公司的要求,加快新能源业务布局。首先要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以保障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为目标,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要抓住低气价有利时机,加大LNG采购力度;要积极应对管网独立新形势,加强地下储气库建设,拓展天然气增值业务。其次要加强地热、余热利用,在已有的地热资源利用基础上,加强废弃井地热资源利用和油气集输热转化利用研究,提升油田地热、余热资源利用率。此外,还应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锂、铀、钴、镍、石墨、氦气等油气共伴生矿产资源开发,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定创新驱动发展,为上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有利时机,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依靠技术创新应对低油价,依靠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勘探、效益开发。要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努力实现勘探部署信息化、开发过程自动化,大力推进数字盆地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共享水平。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优化绩效考核制度,破除唯论文、唯经费等不合理的制度,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上;大力实施贯通式创新,积极推进技术标准化、系列化和产品化工作,努力将科学家的认识转化成有形的软件与产品;加强研究院与油田企业一体化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应用;发扬科学家精神,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优良传统,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报国热情。 唯其艰难,方显其勇毅。“十四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定能克服困难、爬坡过坎、奉献奋进,向着建设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与合成材料公司坚定迈进。 (作者为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找准定位统筹谋划 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张 煜 作为西部资源重要接替阵地和中国石化能源资源战略的主战场,西北油田从“两个大局”出发谋划工作,结合党中央对新疆的部署,找准油田自身发展定位,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确保企业行稳致远。西北油田深刻领悟国家“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政治要求和时代意义,牢牢把握住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发展机遇,认真履行好驻疆央企的“三大责任”,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西北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融会贯通起来,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把中国石化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打造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和合成材料世界领先企业目标和西北油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结合起来。 统筹当前与长远,明确发展定位,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组对西北企业发展的新要求上,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在“一基两翼三新”新格局中发挥表率作用。在资源拓展上,要持续加大风险勘探和常规精细勘探的力度,发挥中国石化的整体优势,整合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资源力量加强技术攻关,实现油气资源的大突破,全力推进“十四五”期间建成千万吨级大油田。 加强勘探阵地培育,实现资源战略接替,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原油探勘方面,要实现整体控制顺北、全面夯实发展的资源基础,围绕顺北地区主干断裂带及各次级断裂带进行研究部署提交探明储量,积攒发展后劲;加大攻关研究顺南、拓展塔北深层,强化物探技术提升,深化断控油藏理论认识,针对晚期深大断裂控制的成藏条带优选有利勘探目标,实现资源再拓展;优化部署寻找储量新增长,全力实现新增原油探明储量目标;天然气探勘方面,以顺北二区为部署重点,力争实现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 强化技术攻关,精细高效开发,全面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攻克工程技术瓶颈。在顺北地区,立足快增储快上产,加快滚动评价及产建步伐,深化断裂控储研究,攻关稀井高产技术和超深井高效钻完井工艺技术研究,加快顺北地面工程“五化”建设;在塔河地区,要深化断溶体油藏理论认识,实现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新突破,着力提高储量动用率,以储量分类评价为基础,攻关剩余油分布,精细刻画油藏,深化油藏综合治理,创新采油工艺技术,着力提高油田采收率,确保塔河老区年原油产量硬稳定,天然气产量保持在12亿立方米以上。 管理创新,深化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具体落实上与党组保持一致,确保方向不偏、行动不变。首先是提高思想认识,西北油田勘探有资源前景、开发仍处于青壮年,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就是我们的发展潜力,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创新理念逐一去化解、去突破。在行动上要统筹大局,优化投资方向,精心组织运行,保持勘探开发力度不减,加快顺北百万吨产能建设进度;突出价值引领,持续攻坚创效,努力降低工程成本;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努力建设一支“专”有深度,“全”有广度的人才队伍;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打造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融互促、与时俱进同向发展。 西北油田在中国石化发展全局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有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有西北油田干部员工不畏艰苦、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定能够完成好党组交给我们的任务,实现“十四五”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目标。 (作者为西北石油局、分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西北油田分公司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