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油服企业的回暖之路漫长且坎坷

2020-07-14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第11期
石化新闻

    原题:油服谈春天,有点奢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油服行业回暖之路道阻且长。

    文/张礼貌

    “斯伦贝谢4月起已开始降薪裁员”“油田服务行业裁员已超百万”“TechnipFMC宣布资本支出削减30%”……油田服务行业目前已处在近20年来最为困难时期。

    2020年,油服企业尚未从上一次油价大幅下降的阴影中走出,又不得不再次面对油价暴跌带来的巨大冲击。油服企业纷纷宣布削减支出、降薪裁员。但对于想要突出重围的油服企业而言,远远不够。“路漫漫其修远兮”,油服企业的回暖之路漫长且坎坷。

    元气尚未恢复

    首先,国际油价环境更加不利于行业回暖。不仅如此,目前油服行业还处在上一次油价大幅下降的深度调整中,元气尚未恢复。上一轮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前,油价高位运行,油服企业春风得意、业绩亮眼。本次油价暴跌时,大部分油服企业在经历2018年短暂的扭亏为盈后,2019年又再次进入多事之秋。比如,2019年斯伦贝谢、哈里伯顿以及威福德等油服企业巨头经营业绩远低于预期,毛利低下、净利润转亏、债务规模大。其他中小型油服公司的经营,更是可想而知。

    其次,石油公司腾挪空间变窄。作为石油公司的供应商,油服企业的发展依附于石油公司。石油公司腾挪空间变窄,油服企业的发展必然受限。上一次国际油价大幅下降,石油公司资产优化空间更多,可选择性更强。而本次油价暴跌,石油公司资产重组的可选择性大幅降低,油服企业的业务拓展因而大大受限。

    再次,当前油服市场处于供应严重过剩状态。上一轮油价下降以来,油服市场产能过剩及服务结构性缺陷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伍德麦肯锡认为,在当前油价极度低迷情形下,上游生产商偏重于资金密度低、建产周期短的开发生产活动,不再续约或者大幅降低工程技术服务需求。伍德麦肯锡预测2021年一季度深水钻井钻探合同数量和钻井平台能力利用率将明显下降。

    应对低油价

    削减支出和裁员,是油服企业应对低油价采取的主要手段。据《今日油价》报道,斯伦贝谢将今年的预算支出较2019年削减30%,将北美的钻井数量降低至上一次油价大幅下降期间2016年一样的水平。哈里伯顿并没有明确透露削减支出的数字,但是支出削减是一定的,有些业务可能削减60%。德希尼布福默诗(TechnipFMC)将今年资本支出预算削减3亿美元,同时将地面技术成本削减1亿美元以上,公司管理费用支出削减3000万美元。不仅如此,两大巨头开始裁员。斯伦贝谢将在北美进行裁员、降薪。哈里伯顿将对休斯敦总部3500名员工实行强制性休假60天。

    上游生产商继续抱团取暖,接受石油公司压低的服务报价。油价暴跌,北美页岩油田油服商已经行动,将部分钻井供应商钻井日费报价降低15%,水平井段压裂服务价格降低20%。鹰潭福特压裂液砂体供应商主动将砂体供应价格下调25%,未来不排除进一步降低的可能。至于海上钻探服务市场,目前来看短期内油服企业难以获取新的合同。更为糟糕的是,上游生产商极有可能提出降低现有钻探服务合同价格的要求,油服企业不得不接受压低的价格。

    深化资产重组。随着油价持续低迷,油服企业应对低油价措施将进一步升级。威福德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典型案例。威福德由于经营持续恶化,股价在2018年年底下跌到每股1美元以下至退市边缘,不得不于去年5月宣布重组。威德福宣布完成财务重组后,公司免除了62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以更稳健的财务基础开始新的运营。由此可见,经营持续恶化,油服公司重新审视财务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选择财务重组手段来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

    需要做的更多

    油服企业若想度过本轮危机并实现长期发展,以上措施远远不够,需要打造更具灵活、并满足行业需求的优质业务组合。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是油服立足之本。只有拥有技术专长,才能获得上游生产商的认可,才能在供过于求的油服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油服公司需重视科技创新、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引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石油行业,对石油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管理水平、完善产业链、提升资产价值最大化产生着巨大的正向推动作用。油服企业扮演着服务供应商的角色,提供先进的数字和智能化技术责无旁贷。这要求油服企业高度重视数字化驱动的科技力量,在深化传统技术研发的同时,不断加大数字化技术的科技攻关力度,并持续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创新业务运营模式。降低报价并不是双赢选择,过低的报价甚至超过了油服企业的承受能力。由此,油服企业需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2014年油价大幅下降以来上游资源市场创新的交易方式就值得借鉴,如潜在支付设计。潜在支付实质是交易方式完成以后,交割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触发条件发生,买方需向卖方或者卖方向买方继续支付一定的金额。油服企业可以借鉴这种设计,设定触发条件。这种方式可以将油服企业和服务对象的利益进行捆绑,对双方而言是一种较好的双赢选择。

    拓展业务领域。随着持续的低油价,油服市场或将大规模出现萎缩,大部分油服公司难以获取新合同而被迫退出市场,只有少部分具有成本优势的油服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整个油服行业或将发生新一轮整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对新能源而言或许是一个机会。根据伍德麦肯锡最新的分析数据,国际油价35美元/桶的情形下,石油资产项目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仅为5%。这一水平低于新能源商业项目平均8%的收益率。在大幅削减油气支出的同时,石油公司将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支出。在油服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油服公司可以考虑进入新能源领域,加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力度,形成新能源技术服务的核心优势。这未尝不是油服企业的一条新路。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胜利油田向深层勘探发力
· 扬子石化南陈集扶贫项目开工建设
· 华北油气攻坚创效成果丰硕市场升温
· 西南石油局推进基层“三标”建设
· 销售华南精彩亮相陕西“科创会”
· 南化公司细化措施部署持续攻坚创效行动
· 广州石化新产品和专用料占比近八成
· 贵州石油依托信息云平台实现“一降两提升”
   图片新闻
华东石油局:加强作业现场检查 打造绿色生态油田。 亲情化服务赢得回头客
贵阳石油携手贵阳银行信用卡送您加油金 西北油田:护航安全应急救援大练兵掀起新热潮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到集团公司驻浙江企业调研
· 张玉卓拜会浙江省委副书记郑栅洁
· 马永生到驻海南企业调研
· 赵东到燕山石化进行党建工作专题调研
   行业·国际
· 欧佩克会议或将宣布缓和减产
· 中东市场油价攀升 股市上涨
· 美国钻机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00部
· 今年上半年全球常规资源发现数量减少31%
· EIA提高原油期货价格和美国原油产量预期
· 道达尔荣获全球最受钦佩上游勘探公司
· IEA在印尼成立绿色能源合资公司
· 石油市场复苏受到燃料需求疲软冲击
   行业·国内
· 山东能源等4大千亿级鲁企合并整合官宣
· 煤化工亟待提升中低油价下的竞争力
· 油服企业的回暖之路漫长且坎坷
· “五化”将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 天然气市场再传积极信号
· 国际油价进入阶段性再平衡测试区
· 石油流通管理体制加快完善:利好政策近期出台
· 国内油价或迎年内首次“两连涨”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