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16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发挥易派客平台优势,协调组织防疫物资生产供应,上半年向21个省市165家企业配置自产和市场化熔喷布资源2067吨,助力增产口罩22亿只 刘成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发挥易派客平台优势,寻求国内外防疫物资资源,协调组织生产,打通口罩产业链,为保障国内外防疫物资生产供应交出满意答卷。 上半年,累计向21个省市165家企业配置自产和市场化熔喷布资源2067吨,助力增产口罩22亿只,为境内直属企业采购防护口罩4765万只、测温仪器2.4万个、消毒化学品410吨,为30个国家(地区)41家境外机构和项目供应防护口罩146万只、其他防护物资7万件。 发挥国内外市场资源优势,全力寻源保供 自疫情发生以来,物装(国事)坚持“早想一步、先备一着、快人一手”原则,成立防疫物资保障专项工作组,建立湖北地区应急保供、全球资源搜寻采购等17个工作群,汇集1430名物资采购人员,开展国内和海外防疫物资采购供应,全力寻源保供。 武汉实施管控前夕,国事武汉公司员工为加紧落实河南永城的7000只口罩资源,自己驱车从郑州赶往永城提取口罩,连夜送往武汉。中石化(欧洲)有限公司接到紧急支援国内防疫物资的命令后,发挥易派客平台优势,在全欧洲范围搜寻百余家供应商,一周内将一大批欧标口罩和头罩运往国内。 为确保防疫物资配送及时,物装(国事)在武汉、北京、上海、南京建立应急储备库及配送基地,全天候响应需求、快速调配资源,最大限度满足重点急点、生产一线、复工复产需求。为打通物流通道,创新对接北京、上海等地方海关,建立快速进口通关机制,保障防疫物资第一时间发运、第一时间送达。据统计,疫情期间,物装(国事)累计进口防护口罩680万只、测温仪器2.1万个,确保集团内防护口罩配发量,有效保障了集团各企业一线防疫物资需求。 协调组织生产,推动口罩快速高效产出 物装(国事)以“缺什么,就补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为原则,统筹配置可用资源,为产能富余而原料不足的制造厂提供生产用料,推动各类资源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转化为口罩产出。通过产业链合作和协作,累计增产口罩2亿只。 2月6日,中国石化发出“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合作邀约,引起全社会热烈响应。国事华南公司马不停蹄走访广东省内5家口罩机厂,一周内完成2台口罩机的订货签约。为确保货源,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直接赶赴口罩机制造厂配合生产调试,并安排员工24小时坚守工厂催交,对接物流、生产和调试方案,配合打包装箱。首批2台口罩机于2月20日凌晨装上前往北京的货运航班,当日13时安全送达北京。 为尽早生产口罩,物装(国事)成立增产口罩现场指挥部,组成15人工作组,驻扎工厂24小时倒班,会同燕山石化、北京石油协助北京纳通公司调试生产口罩。面对紧张艰巨的生产任务,工作组有的人员连续36小时未合眼,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最终在3月14日实现单日自产协产口罩双百万只目标。 跨企跨界合作,保障防疫物资产业链稳定供应 2月下旬,集团公司党组果断决策,将增能上产熔喷布生产线作为抗击疫情的头号工程,全力打通“聚丙烯专用料—熔喷料—熔喷布—口罩”从原料到口罩的全产业链。 接到建设熔喷布生产线任务后,物装(国事)与燕山石化、生产厂商、物流商组建项目物资保障团队,想方设法紧急协调16个设备制造厂家、多地政府部门和地方海关,调配7省13市优质运输资源,发运18个批次货物,仅用8天就解决了燕山石化第一条生产线28台套设备的供应难题。 在助力产业链打通的过程中,物装(国事)以战时状态,打开围墙,开展跨企、跨界合作,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与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和各企业沟通合作,强化攻关,加大投入,在协调资源、生产组织、物流运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物装(国事)跟踪链条,发挥易派客平台境内外一体化融合运作优势,科学研判市场发展趋向,敏锐反应,把握境外疫情未见端倪的空档期,积极协调采购境内外物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