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8-24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王东亮) “山青了、水绿了、路通了,移民搬迁房住上了,农家乐开张了,好日子开始了。”苇山村村民任百超用一口洛宁方言开心地向记者讲述近年来乡村的新变化。 位于河南省洛宁县小界乡西北嶕峣山北麓山洼里的苇山村,辖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是洛阳石化定点扶贫对象。 要想富,先修路。2014年,洛阳石化盯住乡村发展瓶颈,出资97.11万元为村里修建长度为3.35公里的道路,“出行靠双腿”的偏远山村有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快速路。从“办事来回一整天”到“个把小时就回来”,村民的出行时间大幅缩减。如今,超过一半的村民购买了机动车,进城赶集卖货不再是难事,“现在去乡里办事儿方便多了。” 任百超说。 修路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几年里,洛阳石化出资20万元翻修村部,出资6万元为党群服务中心添置办公家具,出资48.6万元修建村民饮水设施,提高村民饮水质量。今年,又出资79万建设一个标准化卫生室和三座旅游公厕,农民医疗得到保障,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这些变化,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企业。” 村民任行锁三个感谢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精准扶贫,精在于用心,准在于管用。 洛阳石化针对苇山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和劳动力缺失等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成立洛宁县金鸡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动核桃、烟叶种植;采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实施中草药种植产业;按照“公司+农户”模式,开展肉牛养殖;28家村民开办农家乐,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018年底,全村实现整体脱贫,201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自2016年起,企业15个基层党组织和25名党员领导干部和村民开展“一对一”入户结对帮扶,针对帮扶对象具体情况,一家一户定措施。此外,帮扶责任人还定期入村,宣传扶贫政策,落实产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金融等各项扶贫政策帮扶,该村13个贫困户实现了易地搬迁。 驻村工作组成了“代销点”。 近两年,按照集团公司党组部署,洛阳石化将消费扶贫作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代购、集体采购等形式,组织职工家属购买乡村里的食用油、粉条、红薯、玉米糁、西瓜等农副产品,拓宽了脱贫致富项目的销路。 洛阳石化成立驻村工作领导小组8年来,先后派出三任驻村书记,帮助全村158户586人走上致富路,92户贫困户368人全部实现脱贫脱困,人均纯收入从建档立卡时的2460元增长到2019年的12270元。 目前,苇山村正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基础。“又多了一份收入!”拿红本享分红,领到股权证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去年俺就住上了搬迁新房,今年家中烟叶田又丰收了,最少可以增收几万元。这都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石化扶贫干部” 村民王平治说 ![]() 洛阳石化驻村干部李云霄来到村民任百超家中询问今年的农家乐经营状况,还有啥困难需要解决。 ![]() 夏秋时节,为了巩固脱贫脱困成果,洛阳石化三任驻村书记到脱贫村民家中走访,为下一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做准备,并与村民一起包饺子庆祝烟叶丰收。 ![]() 驻村干部正认真核对填报村里扶贫脱困信息 ![]() 山腰建起了崭新的搬迁房,脱贫的村民住上了满意的新居。 ![]() 石化驻村干部边吃早饭变商量今天的扶贫工作 ![]() 群山环抱之中的苇山村如今是青山绿水,俯瞰大地上的田野和村庄好似一田园诗画。 ![]()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洛阳石化驻村工作队与当地政府利结合,利用村里的自然环境优势和结合嶕峣山历史传说积极开展美好乡村旅游。 ![]()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道路平整质量高、弯道坡度顺滑,我们选择这里开展公路赛车训练” 河南省自行车队高教练说。图队员们正在山间公路开展训练 ![]() 队员们正在山间公路开展训练,道路两侧长满了核桃林和烟叶田等经济作物。 ![]() 苇山村南面有嶕峣山,北面有瓦川水库,依山旁水绝对算是个宝地,山青水绿风景如画。自从开展乡村游之后,苇山村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春山溪谷”。 ![]() 傍晚时分,瓦川水库在落日夕阳的辉映下显得更加美丽 ![]() 不识春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8年的持续扶贫,苇山村人富起来了,山村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当你来到山村,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乡村的淳朴和自然的美丽。 ![]() 清晨的苇山村水色青青,山峦碧绿苍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