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多元资本、多种资源难改乙二醇过剩宿命

2020-09-01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2020年第8期
石化新闻

    本刊记者 蒋连家

    2020年5月,华东这一国内最大的乙二醇市场,价格尽管环比提高了6.1%,均价也只有3119元/吨,仍低于成本线。扬子石化公司正采取开满环氧乙烷聚和乙烯措施,降低乙二醇产出量。这其中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观察当前和未来,国内乙二醇行业正演绎乙烯制乙二醇装置大型化、煤制乙二醇遍地开花、进口低成本乙二醇稳居国内市场的产业变局。多元资本和多种资源、多种工艺并存导致产能过剩已经不可避免,老、小、旧产能淘汰出局已无悬念。

    国企:担起早期市场保供重任

    1987年9月,扬子石化当时国内最大24万吨/年乙二醇装置投产,为中国化纤、纺织业发展提供了原料支撑。

    乙二醇与精对苯二甲酸(PTA)两种主要原料匹配,衍生了共同的后代:聚酯。扬子石化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规划同时具有PTA和乙二醇两种聚酯原料的大型化纤原料基地之一,担负着缓解国内粮棉争地矛盾、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的重任。该乙二醇装置采用当时国际主流乙二醇工艺技术——乙烯氧化法制取。面对国内市场严重短缺,扬子石化千方百计稳定乙烯生产,平衡聚乙烯与乙二醇的产出,并相继建成了18.6万吨/年环氧乙烷精馏配套装置,为江浙地区打造纺织重镇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此后的20多年,由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主导,先后建设了上海石化60万吨/年、辽阳石化20万吨/年、中海壳牌75万吨/年等10多套乙烯路线乙二醇装置,改变了国内纺织业单纯依赖棉花的旧产业格局。2010年前后,国际原油价格飞涨,科学技术进步,催生了乙二醇新的资源:煤炭及煤化工技术,并推动中国走上了油、煤两种乙二醇工艺生产路线。

    煤炭:重构纺织产业格局的战略选择

    中国贫油富煤的国情、国家对能源安全的战略考量,成为中国发展煤化工的原动力。国有企业责无旁贷地充当了技术开发开路先锋的角色,出现了神华煤化一体化这样的行业巨头。中国石化也在扬子石化启动了煤化工技术探索,并取得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2013年,扬子石化成为国内首家在工业实验装置上获得聚合级乙二醇产品的企业,用这一技术在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厂放大建设的2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运行稳定,产品质量达标。2014年1月,50万吨/年煤气化示范装置开车成功,创出了碳转化率和有效气体收率领先的科研成果,用这一技术在中安联合建设的煤制烯烃装置2018年陆续投入运行,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同一时期,国内煤化工技术日臻成熟,装置遍地开花。截至2019年,国内煤制乙二醇产能达到491万吨,占总产能的44%,并随着新产能释放,占比越来越高。2019年至2020年,新增煤制乙二醇达到575万吨/年,油、煤制乙二醇正朝着平分天下的新格局演变。煤化工技术已经涵盖煤制油、烯烃、芳烃三大成套技术。按国内现有乙二醇产量折合需要4000万吨原油所产乙烯满足;煤制烯烃折合原油更以亿吨计。中国煤化工技术规模化应用成为国际油价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降低了经济社会的能源成本,显示了作为能源战略安全依托的重要地位。

    进口:难以挤出国门的长期存在

    中国成为纺织大国,国际资源贡献良多。作为聚酯两大原料,PTA大量进口——直到2012年国内民营PTA崛起,新增产能集中释放,进口被挤出中国市场;乙二醇则继续依赖国际市场货源——自给率只有45%。乙烯法乙二醇多建于消费重点的华东地区,区位优势突出;煤化工则多建于煤产地,产品销往东部,物流成本高。两种工艺路线竞争随油价和煤价变动而此消彼长,而进口则始终伴随国内纺织产业成长。据统计,2016~2019年,国内进口乙二醇分别为752万吨、872万吨、980万吨和970万吨,货源分别来自中东、东北亚等地区,有效弥补了国内乙二醇资源不足的缺口。据预测,2020年,国产乙二醇将首次超过进口量。沙特利用之前放空的石油伴生气(主要成分为乙烷)生产乙烯,成本低至其他资源难以匹敌,绝对的成本优势使其乙烯下游的乙二醇和聚乙烯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难与争锋。2019年9月沙特炼油装置遇袭,生产中断,致中国乙二醇价格飞涨700元/吨,复产后价格回落,可见这一资源对国内市场的敏感性。中东乙二醇共享中国市场将长期存在。

    博弈:老旧小装置难逃淘汰宿命

    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据统计,截至2019年,国内乙二醇产能约为1300万吨,开工率为60%~70%;2019年四季度到2020年,新增产能700万吨,总产能合计2000万吨,与消费量基本相当;考虑到还有近1000万吨的进口量,国内乙二醇市场过剩已经成定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结果是价格比拼,以目前的油价,乙烯法乙二醇已没有实际利润;前几年煤化工的盈利测算对应的是60美元/桶的油价,即使考虑技术成熟促使成本降低因素,目前也难赚钱。近年来,乙二醇装置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恒力一期达到90万吨/年,盛虹一期在建装置达到110万吨/年,浙江石化80万吨/年,内蒙古久泰煤制乙二醇也达到100万吨/年。与过去国企独占“油头”不同,恒力、浙江石化等民营企业已经获得原油进口资质,形成了炼化一体化体系,兼具了规模和资源优化优势。相对应的是国有石化企业的乙二醇装置大多在2010年前建成投产——规模大多在30万吨/年以下,最小6万吨/年。这些老小旧产能只有被淘汰或转产,其原料乙烯可以产聚乙烯或环氧乙烷。扬子石化今年乙二醇生产计划已经压减40%,18万吨/年环氧乙烷则开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有的企业已经启动改造,主动淘汰乙二醇产品。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中国石化陈山轻烃基地投入运营
· 扬子石化石油醚产品实现首次销售
· 共享服务有限公司化销收票业务全面上线
· 胜利油田成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
· 西南油气分公司前8月天然气超41亿方
· 北海炼化喜获“广西工业龙头企业”称号
· 镇海炼化开展2020年“质量月”活动
· 化销华南与龙油石化达成深度合作
   图片新闻
黔东南锦屏第一加油站开展“质量月”活动 抓巡检质量 保高效运行
合肥石油 做优服务促零售增量 抓质量从细节入手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吉林省副省长
· 张玉卓会见广东省副省长覃伟中王曦
· 张玉卓拜会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
· 马永生会见成都理工大学校长
   行业·国际
· 燃料需求担忧加剧国际油价波动
· 法出台“国家氢计划”参与全球氢能经济
·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经济复苏乏力 国际油价再跌
· 巴西天然气行业的开放将刺激市场竞争
· 俄罗斯石油出口关税提升至47.5美元/吨
· 油价跌破每桶42美元 创7月以来新低
· 原油期货下跌 亚洲石脑油价格下跌5%
· 雷斯塔能源:石油市场情绪已经变坏
   行业·国内
· 25家中央企业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 国内原油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落地广西自贸试验区
· 助力粤港澳琼 中国海油增强清洁能源保供能力
· 长庆科技人“脉冲采油”成功破题低渗透技术
· 天津氢能产业链雏形已现 企业加速投资布局
· 后两轮周期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或下调
· 中国石油完成INE原油期货市场首单期转现业务
· 长三角14城市聚首江苏盐城共商区域新能源合作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