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全球首款完全自主研发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

2020-09-18     来源:中国能源报网站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科创板日报

    记者:汪慧

    充分利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科海钠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制造工艺等技术上都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能力。中科海钠CEO唐堃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海钠的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以煤为原料。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独家获悉,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已于今年实现量产,该电池为全球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化钠离子电池。目前电芯产能可达30万只/月,海外订单第一期十万只,国内的联合开发产品出货量数万只。

    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首家、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专注钠离子电池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技术来自于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公司技术带头人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和中科海钠董事长、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胡勇胜。

    据了解,中科海钠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制造工艺等技术上都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能力,在国内以及全球钠离子电池底层研发及产品应用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产品核心专利已获得中国、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授权。

    目前,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电池产品主要应用于两大场景,一是铅酸电池替代市场,包括5G基站、数据中心、电动自行车等;二是大规模储能领域,包括光伏、风能等新能源接入储存系统。

    中科海钠CEO唐堃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电动两轮车普遍以铅酸电池为主,新国标对于整车重量的要求,正在加速铅酸电池向锂电池等储能电池的替换,而替换铅酸电池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据悉,2019年4 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即新国标正式实施,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不高于55kg,而市场上铅酸电池单车重量普遍在70kg 以上,同时,铅酸电池以铅作为极板原料,存在环保问题,且回收成本高、寿命短等问题,2023 年底新政过渡期满后,将无法满足新国标标准。

    在此背景下,锂电池的市占率显著提升。2019 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市占率达到13.2%,预计2020 年市占率将达到20%左右,但锂离子电池价格高,且我国锂资源目前80%依赖于进口。

    “一吨碳酸锂要4万元,而一吨碳酸钠只需要2千元。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工艺相同,但具备使用廉价元素的成本优势,使用寿命与锂离子电池相当。”唐堃说道,海钠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45Wh/kg。而且其超越锂离子电池之处在于,可能够实现6-12分钟的快充能力,并可在-40℃到80℃宽温区工作。

    唐堃介绍称,“我们的钠离子电池体积和重量不到同等容量的铅酸电池的三分之一,循环寿命是铅酸电池的十倍,同时具备5-10分钟充电的快充能力。在性能方面全方位的优于铅酸电池。

    “与锂电池近身肉搏,海钠的优势在于成本。”唐堃说。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海钠的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以煤为原料,正极以廉价金属氧化物为原料。以负极材料为例,主流锂离子电池采用石墨原料的价位不少于4万元/吨,而海钠采用的煤原料的价位仅为近千元/吨。仅原材料上,海钠就能把电池成本降低约30%。

    唐堃还指出,“钠离子电池的高性价比,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电池中的锂换成钠,从而降低成本,锂元素仅占电池成本约5%~8%,海钠的高性价比在于,我们在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到电池工艺整个体系都采取了降成本措施,并且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凭借钠离子电池的底层基础研发经验和核心技术,才能做出高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

    唐堃表示,“在大规模化生产后,海钠的钠电池成本优势将更明显。在电动自行车电池行业市场变革的窗口期和以5G基站和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热潮中,钠离子电池将会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最强劲的竞争者。”

    目前,中科海钠正在加速推进市场应用落地,已搭建正负极材料中试生产线、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和完备的材料研发平台,并已于2018年完成了全球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车示范,2019年完成全球首座100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示范。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胜利油田创新技术改造未动用油藏
· 江苏石油江海油库航煤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 化销华南推出透明聚丙烯新产品
· 中原油田为新型化工基地注入绿色动能
· 海南炼化2号芳烃生产装置复产
· 上海石化新型高韧性聚酯类工程塑料及应用获CII...
· 河南油田安排部署各项依法治企工作落地见效
· 茂名石化持续攻坚创效迸发责任力量
   图片新闻
广西钦州石油油气库:未雨绸缪保障双节油品供应 黔南石油:“三到位”助力提量增效
西北油田:精准检测 让每一滴油都是合格产品 广州石化轻催装置回炼汽油增效益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吉林省副省长
· 张玉卓会见广东省副省长覃伟中王曦
· 张玉卓拜会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
· 马永生会见成都理工大学校长
   行业·国际
· 欧佩克有意维持减产 油价强劲反弹
· 金价接近两周高位
· IEA:石油市场异常脆弱
· BP计划向微软供应可再生能源
· EIA:10月美国页岩油日产量将下降6.8万桶
· 澳大利亚天然气市场将遭受深远影响
· 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海上获得第18个重要石油发现
· 埃及计划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38亿美元
   行业·国内
· 我国海上首座大型稠油热采开发平台投产
· 上海原油期货成交量持仓量稳步增加
· 中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建
· 大连自贸片区“保税船供油”监管新模式效能突显
· 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商业化柴油机发布
· 雅克科技:打破LNG国际垄断助力“大国重器”
· 2020中国智慧石油和化工论坛召开
· 重头戏频频上演 国企重组整合再迎高潮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