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碳中和LNG交易来了

2020-09-22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 中国能源报

    日前,中国大陆首批引进的碳中和LNG(液化天然气)交易达成,济南能源集团下属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以3027元/吨的均价成功拍得3000吨碳中和LNG,确保今冬应急调峰供应充足,成交量为竞拍量计划的一半。

    据了解,这批碳中和LNG船货资源是6月中海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壳牌购买,该交易也是碳中和LNG全球首次线上竞拍。

    北京燃气研究院副院长白俊表示,此次碳中和LNG交易成功迈出了国内绿色净零碳天然气从无到有的第一步,对国内天然气行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LNG交易“新手”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其中,1个碳信用额表示避免产生或减少了1吨二氧化碳,碳信用通常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进行交易。为确保碳信用的质量和完整性,交易体系中有强有力的第三方标准、验证和登记程序。

    目前已有多个城市、企业、大型会议等设定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生态环境部也已在2019年发布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

    据记者了解,此次交易利用来自青海、新疆等全球多个基于自然项目的碳信用,抵消了两船LNG从勘探开发到最终消费所产生的全部碳排放,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效果。

    白俊表示,碳中和LNG交易虽初次问世,但这是进一步挖掘LNG这一清洁能源的环保价值、提供更加独特的清洁能源方案的一次积极尝试。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碳中和LNG交易也是希望采用市场化价格机制,通过竞价交易方式确定冬季资源的价格,帮助用气企业提前锁定成本和货源,但价格是由买方决定而非卖方决定,因此对冬季价格的预判很重要。

    市场需求有待观察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认为,将碳中和LNG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公开销售,是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创新。但根据竞拍价格显示,此次碳中和LNG竞拍价格对买家而言与普通LNG价格并无差别,未因“碳中和”特殊属性形成竞争性气价。

    白俊指出,交易中心没有披露此次竞拍参与企业报名及最终成交名单,但是从交易中心针对此次线上竞拍时间进行延期和大幅降低摘单量门槛的处理来看,由于缺少溢价且交投不足,目前碳中和LNG国内市场接受度有限。“虽略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白俊称。

    由于气价并无明显优势,目前来看碳中和LNG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使得市场需求并不旺盛。虽然近年来国内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不断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终端消费者对碳中和LNG认知不足,为碳中和LNG买单的愿望和能力可能也不足。

    “增强碳排放意识、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碳减排、建立碳排放约束和交易机制需要和其他多重任务和目标协调推进,碳排放约束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碳中和LNG为代表的净零碳化石能源供应在国际上是新生事物,在国内还没有真正开始概念普及阶段。”白俊说。

    建立配套监管和激励机制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30-2040年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后还会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准平台期,中长期内化石燃料还将占到不小的比率,实现“净零排放”仍有难度。

    当前,各国都在为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采取行动,但国内关于LNG全生命周期排放核算、碳信用额准入、碳中和抵消流程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参考标准仅局限于《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

    “建议政府应重视并完善健全相关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制定相配套的监管和激励机制,为碳中和LNG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白俊指出。“鼓励通过线上竞拍、碳积分、碳普惠等多种商业模式创新吸引更多终端用户参与进来,探索碳中和LNG与国内强制碳市场关联,为形成规范、健康的市场需求做好前期铺垫工作。”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胜利油田作业标准化施工促环保提效益
· 江汉油田做精存量确保原油产量硬稳定
· 销售华南精细推进7S标准化建设
· 神奇的实训:“外行”变“行家”
· 广州石化开设三个职工健康小屋
· 巴陵石化请“最可爱的人”讲述“闪亮初心”
· 山东石油易享节直播助力扶贫商品营销
· 十建公司弘扬石油精神助力攻坚创效
   图片新闻
青岛炼化首批90号A道路沥青出厂 广西梧州石油开展“质量公众开放日”活动
华东石油局:沙垛1补充井完井 六安石油:双节临近 打好节日保供战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与彭华岗就履行央企责任进行交流
· 张玉卓会见吉林省副省长
· 张玉卓会见广东省副省长覃伟中王曦
· 马永生到公司驻浙江上海企业调研
   行业·国际
· EIA预计明年年底全球石油市场将趋于平衡
· 美国油气行业持续收缩 下降步伐有所缓和
· 阿曼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将增长14%
· 空客公司推出“零排放”商用飞机概念
· 巴国油在坎波斯盆地区块发现石油
· 印度石油公司将大力发展化工业务
· 澳大利亚将投资130亿美元用于研发减排技术
· 森纳士能源与昆士兰州炼油厂签署天然气供应协议
   行业·国内
· 我国自主建造的首批1500米深水中心管汇交付
·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LNG储罐成功升顶
· 中国企业海外投建的最大单机火电机组全面竣工
· 北京燃气供应企业将依法定期免费入户安全检查
· 哈尔滨全面禁止销售散煤 严打违规运输储存
· 山西推进省属燃气企业整合重组
· 天然气全国一张网迈出第一步
· 油气改革加速落地 国家管网集团组建迈入新阶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