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LNG储罐成功升顶

2020-0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周锐)记者26日获悉,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4座22万方LNG(液化天然气)储罐在江苏盐城成功升顶,这是国内最大单罐容积LNG储罐项目,也是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LNG国家储备基地,标志着我国LNG储罐核心建造技术再上新台阶。

    据中国海油江苏LNG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峰介绍,大型LNG储罐气压升顶相当于屋顶的封顶,是储罐建造过程中技术难度最大、安全系数要求最高的施工。

    据了解,此次升顶的22万方储罐刷新了此前国内LNG储罐的最大容积纪录。与常规的16万方储罐相比,22万方储罐穹顶重量增加30%,面积增加近1000平方米,相当于把面积与足球场相当、重量为940吨的“巨无霸”从地面用气压顶到高空。由于存在跨度大、罐体直径长且水平刚度低、储罐结构自振模态振型复杂等多个技术难点,目前世界范围内只有韩国和日本拥有22万方以上LNG储罐建造经验。

    中国海油LNG储罐设计团队负责人张超告诉记者,在此次22万方LNG储罐的设计建设中,中国海油成功解决了大跨度结构稳定性、抗震设计等超大型储罐设计难题,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LNG储罐核心技术的设计及建设方。

    为实现储罐设计建造技术的自主化发展,中国海油于2009年组建技术团队,启动LNG储罐技术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先后完成天津LNG3万方LNG储罐,福建LNG、浙江LNG等多个16万方LNG储罐的设计及建设,实现了我国LNG储罐自主技术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开展大型LNG储罐设计及建设的国家之一。

    江苏LNG22万方LNG储罐的成功升顶,拉开了我国超大型LNG储罐建设的序幕,使超大储罐成为我国LNG储备基地建设的主力军。

    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和中国海油在华东地区布局的具有千万吨级运转能力的LNG储备基地,江苏LNG项目于2019年5月开工建造,预计2022年投产运行。建成后,江苏LNG项目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大大提高我国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通过管道、罐箱、槽车、槽船等方式源源不断为华东和中部省市供应的清洁能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0万吨,相当于每年植树2000万棵,为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多绿色清洁能源,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江苏LNG22万方储罐的成功升顶,是中国海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成果。中国海油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超大型LNG全容储罐核心技术研发,进一步推进世界最大容积27万方LNG储罐的设计及建造,为加快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和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茂名石化提前部署确保“双节”期间安全生产
· 南化公司财务转型助力攻坚创效
· 巴陵石化专题党课动员对标“石化高地”谱新篇
· 胜利油田“大指挥体系”提升油区护卫管控能力
· 西南石油局掀起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教育热潮
· 河南油田“组合拳”节约采购资金5600万元
· 设备管理创新为“智能工厂”发展赋能
· 央视栏目聚焦茂名石化工业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革
   图片新闻
胜利油田加快海上产能建设步伐 攻坚啃硬让老油站注入新活力
遵义石油:全员发动,吹响“双节”营销冲锋号 淮南石油:站级推介会为“双节”提前预热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与彭华岗就履行央企责任进行交流
· 张玉卓会见吉林省副省长
· 张玉卓会见广东省副省长覃伟中王曦
· 马永生到公司驻浙江上海企业调研
   行业·国际
· 国际石油公司投资与生产活动增加
· 疫情反弹持续打压原油需求 市场复苏道路漫长
· 全球油气E&P公司二季度共负债720亿美元
· 俄气有望成为全球氦气市场重要参与者之一
· 欧佩克:明年第二季度全球库存将低于5年均线
· 俄罗斯预计2022年减产到期后产量将上升
· 雪佛龙与美国铝业签署国内天然气供应协议
· 卡塔尔Milaha与斯伦贝谢合作建造油井增产船
   行业·国内
· 中国自主建造万吨级半潜式储油平台船体完工
· 海关总署:原油进口下月起实行“先放后检”新模式
· 今年成品油出口量 或将低于去年水平
· 中国可再生能源多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
·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谋画“大样子”发展新蓝图
· 原油期货亚洲时段影响力逐步显现
· 宏观政策效应释放 国企运行企稳向好
· 青海能源发展一年成就概览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