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引导海洋产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

2020-10-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成为全球当务之急。

  10月15日,各国专家在深圳召开的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21世纪是蓝色海洋世纪,随着科技迭代更新,海洋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海洋经济有望成为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未来我国将引导海洋产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

  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我国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海洋生产总值为8.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达9.1%。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王斌表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渔业中捕捞和养殖的比重由2015年的41∶59调整为33∶67。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海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19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海水淡化工程115个,工程规模157万吨/日,其中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7个,工程规模39.9万吨/日,较2018年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930兆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休闲产业也迅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近岸海域利用率增长逐年放缓,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总量逐步减少,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世界产业发展格局和路径正发生变革,包括海洋在内的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不少国际组织都在加大力度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并从全局战略高度关注海洋问题。

  世界海洋理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霍尔萨斯表示,在海洋经济发展中,中国面临重要机会。中国已经在渔业和海洋产品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航运业等领域也起着领导作用。

  疫情使全球经济受到很大冲击,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挑战。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高上表示,这为海洋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也提供了寻找新赛道的机会。

  技术创新带来新机会

  Smadja & Smadja战略咨询公司董事长克劳德·萨马加表示,在未来几年,海洋经济行业必须以技术为导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资源。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我国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上年增长9.9%,科技活动人员数比上年增长1.7%,专利授权数超过4100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表示,石油天然气已经进入难开采时代,现在大多数都是非常规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要往深水、深层发展,这些都要依靠技术的提升。

  “近10年,全球油气资源重大发现主要是来自海洋,其中深海占59%。”高德利表示,过去钻井都是直井,现在是水平井、定向井,海上平台空间有限,要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开发油气资源,必须提升技术能力。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主任彭伟表示,海上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等,还包括海洋生物质能,海上氢能和风能,潜力非常大。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调查综合与评价专项显示,海岸20公里以内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不包括风能,理论蕴藏量可提供6.97万亿千瓦时电,相当于30个三峡工程资源量的总和。

  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

  保罗·霍尔萨斯表示,海洋经济是全球性生态系统,要发展海洋经济,需要考虑全球化背景。要依靠创新,但是创新本身不仅仅是技术更新,还有各国合作,比如软技术、软力量和软系统的合作。

  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我国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持续推进,贸易额比上年增长5.8%。

  克劳德·萨马加表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将多方利益最大化。未来几年,中国可加强与参与国家合作,实现双赢。

  王斌表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相关部门将制定“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海洋经济领域的工程项目、改革举措,建立各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建设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驱动、产业协作协同的集群,推动海洋金融服务业,引导海洋产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

  他表示,我国还将抓紧研发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促进海洋渔业、海洋船舶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同时,挖掘新兴产业发展潜力,特别是培育、壮大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产业。

  我国还将打造充满活力的沿海经济带,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进一步优化北部、东部和南部的海洋经济圈布局,带动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南北协调的海洋开发新格局,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沿海经济带。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炼油销售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化销华中合成树脂自营销量创历史新高
· 天津石化辛烯共聚新品实现100%替代
· 茂名石化干部员工立足岗位践行石油精神石化传统
· 上海石油推动网络发展助力攻坚创效
· 巴陵石化装置现场管理大整治显成效
· 浙江石油从严制止餐饮浪费
· 贵州石油三系统融合助力员工轻装上阵
   图片新闻
西北油田:寻找塔里木盆地“造血干细胞” 河南石油:推广零接触无感加油,让出行安全便捷
华东石油局冬防保温工作有序推进 全力攻坚创效 油气生产节节高
   高层动态
· 张玉卓拜会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省长王宁
· 张玉卓与彭华岗就履行央企责任进行交流
· 张玉卓会见吉林省副省长
· 马永生到公司驻浙江上海企业调研
   行业·国际
· 国际能源署: 第二波疫情导致原油需求下滑
· IEA:欧佩克+增加供应将使市场失衡
· 阿联酋称欧佩克+将按协议从明年1月放缓减产
· 沙特或将被迫发动另一场石油价格战
· 欧佩克再次下调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
· 美国11月页岩产量将下降
· 越南启动该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
· 美国异丙醇需求下降 进口出现放缓迹象
   行业·国内
· 10月下旬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或上调
· 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通过鉴定
· bp中国区总裁: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加速转型
· 托马斯·维梅尔谈能源贸易:转型应对气候挑战
· 中国海油创新走好国有企业特色定点帮扶之路
· 同比增长17.7% 舟山港实现保税供油325.9万吨
· 中英石墨烯产业创新高峰论坛在津举办
· 西南油气田诞生我国陆上最深水平井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