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海上风电配储经济性待考 零碳未来海上风电仍需

2020-11-17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石化新闻

    原题:海上风电配储经济性待考 零碳未来海上风电不可或缺

    原文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 李丽旻

    

    【核心阅读】

    有报告称,在全球多数市场中,风电配储项目的经济性都表现不佳,只有少数市场中存在可行的“风电+储能”商业模式。

    日前,在以 “海上风电场储能技术创新”为主题的英中海上风电系列研讨会上,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龙表示:“对于零碳未来,可再生能源装机必不可少,而构建合理的海上风电转换、存储、输送和利用系统,将有效解决进一步开发海上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技术瓶颈,推动高效的零碳能源系统发展。”

    零碳未来海上风电不可或缺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已有多家研究机构发布成果称,今年全球碳排放量较去年将出现下降,2019年可能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之年,在此情况下,经济“绿色复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近几个月来,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在内,都已公布未来净零排放目标,全球减碳进程也进一步提速。

    丁玉龙在会上介绍称,全球海上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在零碳目标的推进下,到205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规模预计将达到521吉瓦。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到2042年,海上风电预计将成为欧洲地区第一大电源。

    “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断下降,在美国,海上风电成本预计将降至与光伏发电相当,而中国海上风电成本预计将有更大降本空间。” 丁玉龙在会上表示,“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都存在着能源资源丰富区远离负荷中心的问题,时间维度上也存在不匹配,这催生了可再生能源配储的应用场景。”

    海上风电鲜有配储

    苏格兰Aqua Power公司首席执行官Andrew Skocz在会上指出,可再生能源大多具有高度的间歇性,同时也存在可预测性不强,供需平衡难以实现等问题。他指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目前海上风电配备储能的批量部署相对陆上风电以及光伏领域较少,而海上风电配备储能的技术发展也存在一定空白。”

    丁玉龙也指出,目前,各国海上风电项目都往往采用高压交流输电并入电网,但海底电缆投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海上风电也可能因不具备储能功能而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记者了解到,跨国能源企业沃旭(Orsted)开发的英国海上风电场Burbo Bank曾在2017年前后尝试部署储能设施,这一项目也被视作全球首个海上风电配储项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海上风电配储项目仍寥寥无几。

    据了解,当前陆上风电以及光伏配备的储能,主要以电化学以及抽水蓄能等技术路线为主,部分地区则在尝试研究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路线。但在Andrew Skocz看来,总体上讲,目前海上风电配备的储能系统仍面临着系统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经济效益是主要考量因素

    Andrew Skocz指出,尽管当前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储能需求日益增加,但储能领域也面临着整体效益难以提高的困境。

    “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才能够实现普及,对于储能系统来说,需要关注的因素包括充放电速度、充放电次数等。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储能技术也应该有足够的资源供应,例如大型陆上储能面临着占地较大等问题,而锂电储能则可能面临着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Andrew Skocz说。

    彭博新能源财经也于近日发布报告称,在全球多数市场中,风电配储项目的经济性都表现不佳,只有少数市场中存在可行的“风电+储能”商业模式。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称,如果风储项目仅用于单个应用场景,则经济效益偏低;若项目能投入多个应用场景,经济效益会大大改善。

    丁玉龙则指出,如果能够将储能系统与供电、供热等应用相结合,可能将构建更加高效的能源系统。“整合海上风电、潮汐能或波浪能发电的液态空气平台可能是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液态空气也可以使用氢气、甲醇等其他燃料,基于这一平台,应用场景将包含储氢、储氨、LNG等,实现海上能源运输。”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称,尽管风电配备储能这一领域迄今为止发展缓慢,但随着电网要求不断变化、支持政策持续涌现和经济性日趋改善,风储市场未来有望迎来增长。

    然而,对于国内而言,也有业内专家认为,考虑到当前海上风电市场的发展现状,要配备储能甚至更加多元化的设计,过高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将难以承受。一位不具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随着国内可再生能源不断降本,目前光伏以及陆上风电已能够实现平价,与之相比,海上风电竞争力已稍显不足,对于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大规模配备储能设施尚无必要。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胜利油田超额完成年度探明储量任务
· 茂名石化优化挖潜增效决战全年目标
· 北海炼化原油加工量沥青产销量创新高
· 上海石化着力推进绿色采购智能仓储
· 广西石油汽油机出零售同比增长位列第一
· 四川石油试点企业微信私域流量运营
· 云南石油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创效目标
· 联合石化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图片新闻
中原钻井进尺突破200万米 南阳石油:严把油品入站油品质量,确保销售油品100%合格
三个维度助推服务提升 茂名石化提升油轮接卸“三度”攻坚创效
   高层动态
· 张玉卓会见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
· 张玉卓会见延长石油董事长兰建文
· 张玉卓到公司昌平科研中心调研
· 马永生与美国艾斯本技术公司总裁举行视频会议
   行业·国际
· 苏伊士集团和BP将在英国探索碳捕集和储存项目
· 沙索公司路易斯安那石化项目最后一套装置投产
· 美国出口创新高 亚洲LNG价格下跌
· 伍尔特和贝克休斯将为能源行业提供三维服务
· 加拿大Chemtrade三季度出现净亏损
· 乌克兰1-9月聚氯乙烯进口下降24% 出口增长4%
· 俄油第三季度上游运营成本同比下降3.4%
· ADNOC预计全球石油日需求10年内将达到1.05亿桶
   行业·国内
· 清洁电力将成亚洲主导电源
· 经济日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国企带动作用
· 发改委:今冬天然气储气量增加50亿立方米
· 今冬明春天然气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
· 成品油市场观察:在巨变中寻求“蜕变”之道
· 国产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工业试验成功
· 华中最大煤炭港口物流中心12月开港运营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迎战冬供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