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2020年专题 >>> 2020年全国劳模风采展示
 

于江涛:痴迷创新的车间技术员

2020-11-18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2020 年度全国劳模风采展示  

    【简 介】

    于江涛,男,43岁,中共党员,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

    曾参加山东省青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常减压蒸馏操作工、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员两个工种第一名。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并获全国首届十大创新工匠、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业 绩】

    2008年底,齐鲁石化炼油厂新建一套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于江涛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新装置的建设开工。他严格审查,从5000多张设计图纸中发现了100多处漏洞,并和同事一起提出整改建议,使第四常减压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装置要想开得稳、跑得快,优化创新的脚步不能停。他摸透装置减压塔的脾性,实施减压塔顶抽真空系统改造项目,第一年便节约蒸汽8000余吨。

    2014年底,于江涛提出用烯烃厂副产品乙烯焦油作为第四常减压装置的加热炉燃料,效益可观。但项目实施中,火嘴油枪漏油严重,他查找蛛丝马迹,最终发现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油枪其中一个垫片尺寸差了不到两毫米,整改后最终圆满完成项目。

    于江涛牵头成立炼油厂常减压专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近5年来带领技术骨干完成创新课题70多项,累计创效近亿元。

    一次,在车间减压塔工艺处理中,一名员工因不熟悉回流分布槽的构造,出现操作失误,差点造成意外停工。装置里的重要设备,员工平时很难看到里面的构造,只能等几年一次的大检修才能“一窥究竟”。“装置其实就是动态的,只是我们在外表看不出来,如果让大家都能看到装置是怎么‘动’的,就不会出现操作失误了吗?”于江涛找来装置所有流程图,自学3D绘图和动画制作软件,利用10年业余时间,完成了第四常减压装置全部设备、管线、阀门及工艺流程的3D建模,整套装置的工艺流程、物料走向和设备管线内外部结构一目了然,各类机泵参数、管线材质等数据一应俱全。2018年,他又将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其中,实现可视化、沉浸式的装置立体仿真,为生产优化、设备维护、员工培训开辟了新途径。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