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18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2020年度全国劳模风采展示 【简 介】 缪长喜,男,55岁,中共党员,教授级工程师,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他先后承担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科研项目50余个,获国家及省部级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18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61项,为我国石化行业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石油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石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石化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改革开放“30年30人”先进人物等荣誉称号。 【业 绩】 入职之初,缪长喜进入十几米深的反应器参与催化剂的装填,一待就是半天,爬上来时满脸粉尘,连体服也被刮破了。他调侃道:“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拍戏的,凑近看才知道是装填催化剂的。你别看我们是读书人,真要检修的时候必须下到设备里去。” 当时,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只能引进装置,且即便支付了巨额专利费,还是无法获得核心技术。他不懈努力,负责研究的GS系列催化剂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在国内27套苯乙烯装置应用,并出口欧洲等地,打造了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亮丽名片。 缪长喜2001~200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研究,婉拒身为世界表面化学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导师Gabor A. Somorjai的挽留,毅然回国,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搞科研。 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大型三联换热器极易泄漏和装置能耗高的难题,使三联换热器的使用寿命由4年延长到12年以上,苯乙烯装置能耗降低23%以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套技术已在国内许可应用25套,成为我国新建苯乙烯装置的首选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为我国苯乙烯行业的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作出重大贡献。 他带领团队首创了三段节能反应工艺、大型向心式径向反应器,主持开发了世界最大单线规模的10万吨/年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成套技术。 他带领团队开发的精细化学品单体二乙烯基苯催化剂已在国内3套装置应用,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该领域精细化学品的垄断,催化剂5次出口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