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18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2020年度全国劳模风采展示 【简 介】 夏先知,男,55岁,中共党员,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北京化工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 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聚烯烃催化剂研发,完成近20个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集团公司发明一二三等奖、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科学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3项、国外发明专利授权88项。 获“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及管理专家”“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功勋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业 绩】 20多年前,我国引进了聚丙烯装置,其配套使用的球形催化剂只能依靠进口,且价格十分昂贵。为了填补行业空白,1989年,北京化工研究院集中科研力量,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球形催化剂。 作为球形DQ催化剂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夏先知主持部分实验室研究、催化剂中试、工业放大、催化剂工业应用试验等工作。面对有限的工艺条件,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工艺摸索中。1998年,国产球形催化剂实现工业化生产,在2003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面对球形催化剂在工业化过程中受到限制、市场无法扩大的局面,夏先知又有了新梦想,他要从跟踪式创新跨越到原始创新,形成属于自己的球形催化剂体系。历经近5年的攻关,一个全新组成和结构的球形载体材料终于“诞生”。制备技术获得欧美和日本专利授权。 对夏先知而言,获得这些荣誉,远不及摆脱催化剂研发受制于人的困境来得畅快。30年来,他在聚丙烯催化剂的研发中,按照“应用一代、开发一代、探索一代”的思路,主持开发了先进的载体制备技术、复合给电子体应用技术、超高活性催化剂制备技术等,DQ、DQC、NDQ、HA、HR等聚丙烯催化剂实现产业化、系列化,顶替进口,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对树脂新牌号的开发起到了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