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化新闻网--​《全球天然气展望报告2050》摘编
   
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际
 

​《全球天然气展望报告2050》摘编

2020-11-27     来源: 《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
石化新闻

    1. 能源政策发展和排放趋势

    作为污染和碳密集型燃料的替代品及不稳定可再生能源的补充品,天然气在一些国家持续得到积极的政策支持。然而,这一政策支持面临挑战,各国政府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确定更具野心的目标,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家贷款机构决定停止为天然气项目融资。但长期来看,天然气仍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继续发展。

    供应方面的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天然气的长期供应和可获得性。这些措施可能通过深化天然气市场改革和加强伙伴关系来实现,有助于应对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挑战,从而支持发展天然气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LNG基础设施将尤其受益。

    报告预计,各国政府对气候承诺的强调及地方政府和商业机构的努力,将推动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减少。然而,这些政策将很难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人口和经济的能源需求。

    2. 能源和天然气需求趋势

    2050年,化石能源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但所占份额将有所下降,预计从2018年的81%下降到71%。石油仍是重要的能源,但份额将降至26%,煤炭则会骤降到18%,而天然气将成为唯一份额增加的碳氢能源,预计从23%上升到27%。

    天然气,作为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预计年增产1.3%,将在2050年前增至5.966万亿立方米,这一巨大增幅将由环保关切、空气质量议题、煤转气工程及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带来。

    从产业方面来看,发电和工业部门将是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将在2050年前贡献66%的增长量。交通将成为天然气的重要领域,预计为整体增长贡献16%的份额。

    海陆交通部门将出现天然气需求的爆发性增长,预计每年需求将增长5.4%。日益严格的空气污染限制措施将使海运行业从重度依赖石油燃料转型。重型卡车对LNG和小汽车对压缩天然气的需求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这部分潜力将主要经由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政策性措施来挖掘。

    3. 天然气供应

    2050年前,天然气将保持年增产1.3%,北美将是增产主力军,欧亚大陆、非洲、中东地区次之。报告预计,2050年世界天然气供应量将为近6万亿立方米/年。

    全球天然气生产将持续多样化发展,预计全球有13个国家会在2050年前生产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近期非洲巨型天然气田的发现意味着该地区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产量可能会从现在的每年2500亿立方米上升到6600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将会变得日益重要,所占份额预计从25%上升到38%。

    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成员国的天然气产量将上升47%,在2050年前达到全球产量的42%,约2.5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成员国的份额在2025年前将小幅下降,这是由于非成员国的产量正在上升,例如美国和澳大利亚。

    4. 天然气贸易与投资

    2018年,全球消费的3.9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中,有1.16万亿立方米是进口贸易的产品。到2050年,进口天然气比例将在小幅波动中基本维持这个水平。全球天然气贸易将在2050年上涨84.6%。

    相比输油管道,LNG基础设施将有更快的发展。LNG基础设施需要更少的政府间协商,也会更少地被地缘政治冲突影响。现在有1.2亿吨/年正在建设的LNG储备,以及2.6亿吨/年即将投产建设的储备,2030年,LNG出口将占全部天然气出口的45.2%,2050年达到50.3%。

    2018年,全球再气化产能为8.5亿吨/年,液化产能为3.8亿吨/年。到2050年,再气化产能预计提高到12.7亿吨/年。预计最显著的运输能力提升将发生在美国、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和莫桑比克。

    据估算,9.7万亿美元将用于投资天然气勘探与生产。非常规天然气是全球投资的一大驱动力,将带来基建成本的上升,非洲、亚洲和欧亚大陆将最为突出。在北美,非常规天然气将成为天然气的唯一来源。美国的绝大部分非常规天然气仍待探明。

    (本报记者 孔煜也 编译自天然气出口国论坛《全球天然气展望2050》)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中国石化首次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
· 西南石油局推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见效
· 化销华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宁波工程公司专题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胜利油田能源环境监管向“低碳净零”进发
· 国家应急管理部到川维调研危化品监测预警系统
· 中原石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用
· 长岭炼化搭建技术平台向高端沥青市场进发
   图片新闻
未来小主人走进科学大气田 “节点,我们忒喜欢了”
确保 “冬储粮”充足 上海局勘探六号迎战非常规井
   高层动态
· 张玉卓拜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
· 张玉卓拜会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
· 马永生与美国艾斯本技术公司总裁举行视频会议
· 赵东向老同志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行业·国际
· “天然气欧佩克”来了?
· “天然气欧佩克”成型或迎最佳时机
· ​《全球天然气展望报告2050》摘编
· 破产潮后,美国油气公司何去何从
· 北美油气行业困局“升级”
· 机遇与挑战并存:石化生产商需更新发展战略
· 欧佩克将决定2021石油市场命运
· 沙特称该国将维持石油出口数十年
   行业·国内
· 第三代甲醇制烯烃技术通过鉴定
· 近期国际油价连涨 国内油价或迎年内第六次上调
· 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揭牌运营 助力深港跨境交易
· 山东海阳建设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 第十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召开
· 中海油部署改革三年行动 八方面重点改革任务
· 中国已成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军者
· 检测标准缺失成氢能发展“绊脚石”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电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05069883 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