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图片新闻
 

乡村告别“泥巴路” 群众走上“致富路”

2020-11-30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黎菲 卢志勇) 近日,在广西梧州蒙山县文圩镇河村,黄若景骑着电车来到自家果园。30多亩砂糖橘长势喜人,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黄若景是蒙山县文圩镇河村村村主任,他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1年从广东回到家乡后,就开始栽种砂糖橘。随后几年,黄若景家门口通往果园的路一点一点地被硬化、平整,成了坦荡荡的水泥路。路好了,他种的砂糖橘也从开始的10多亩种到现在3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种起了砂糖橘。 “刚回到家乡那年,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种植的砂糖橘虽然口感好,但只能用摩托车一筐一筐地拉到镇上去,卖给商贩。如今自己出门方便了,收购商进村也方便了,果子的价钱也越卖越高了。”提起家乡的变化,黄若景总是感慨万分。 河村村是广西石油定点扶贫村之一。从2001年起,广西石油就成立了扶贫驻村工作队,先后派出扶贫队员,到各个定点扶贫村进行精准帮扶。 要致富,先修路。扶贫队员每到一个定点村,就从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入手,挨家挨户地了解情况,向公司申请资金,协助铺桥、修路、完善水利设施、建好安全饮水工程、配置乡村环卫设施等,不断完善贫困村村民的生活条件。 “路通了,拉货、拉肥料都很方便。”河村另一位致富带头人,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黄春光说。 黄春光是80后小伙,2012年,从广东回到家乡,目堵了家乡一条条乡村“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不仅修到了家门口,还修到了田间地头。家乡的变化让他看到了希望,决定留下来发展。黄春光种了砂糖橘,还养起了猪,每天开着他那辆小汽车,奔忙在果园和养猪场之间,不出意外,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据统计,2001年至今,广西石油助力蒙山县长坪乡、汉豪乡、夏宜乡等下辖的10多个贫困村修水泥桥11座,修水泥路102公里,帮助上千贫困户成功脱贫。

黄若景骑着电车来到自家果园

蒙山县文圩镇河村村水泥路基本通到每家每户

蒙山县文圩镇河村村主任黄若景看着长势喜人的砂糖橘乐得眉开眼笑

中石化扶贫驻村队员王柱华(左)和河村村主任黄若景(右)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