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得益于技术发展 储能行业进入快速降本通道

2020-12-17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石化新闻

    原题:光伏、风电、火电等领域储能成本均大降 得益于技术发展 储能行业进入快速降本通道

    原文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报实习记者 韩逸飞

    日前,青海光伏竞价项目配套储能项目开标,最低逼近1元/Wh的储能单价刷爆整个储能圈。

    就在不久前有业内人士预测,最快2021年末储能系统价格将降至1.5元/Wh。然而此次参与青海光伏竞价储能项目投标的四家企业给出的价格,最高仅为1.23元/Wh。不少业内人士称,“储能降价速度高于预期”,尤其是1.06元/Wh的报价,更是震撼了整个行业。

    各领域储能成本均大幅下降

    但据记者了解,此次青海光储价格的快速下降,只是储能降本大趋势中的最新案例。事实上,各领域的储能成本都在快速下降。

    例如,2020年初,多个风电配套储能项目陆续开标,电池储能平均成本从1月份的2.549元/Wh降至3月份的 1.643元/Wh,一个季度内储能成本下降近三成。而作为商业模式较为成熟的火储调频领域,2019年10月广东湛江储能调频项目(规模为21MW/10.5MWh)参与投标价格最低为6.53元/Wh、最高为8.22元/Wh,而在今年9月开标的广东同一储能调频项目,参与投标的六家企业给出的单价最低为5.75元/Wh、最高为7.59元/Wh,较去年下降了约10%左右。另外,最近开始招标的某储能调频项目最高限价约5.14元/Wh,相较一年前的中标价格也降了21.29%。

    “储能行业目前还处于‘发芽阶段’,尤其在‘新能源+储能’应用场景方面,还是依靠政府强力推动新能源必须配套储能。低价策略可以降低一部分新能源厂家配套成本,增强新能源厂家接受度。”梧桐树新能源新材料基金投资总监张大鹏表示。

    成本下降得益于锂电大发展

    据记者了解,储能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

    张大鹏认为,电池成本仍有下降空间,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储能成本也会继续下探。“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数据显示,2019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每千瓦时成本约为156美元,较2010年每千瓦时1100美元的成本下降了85%。随着锂电池行业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未来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不发生大波动的前提下,电池成本预计还会有20-30%的下降空间。”

    国网能源院新能源所高级工程师胡静表示,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成本的大规模下降,主要是由于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加速增长,带来了动力电池企业产能的不断扩张,从而也带动了储能领域锂电池价格的快速下降。除电池成本外,电池外系统成本也在不同程度地下降,这与国外储能市场的拓展,以及国内多省份新能源配储能项目的增加也有一定关系。2012-2018年,电池本体成本年均下降15%,储能项目土建等其它成本年均下降25%。

    降本诱发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但据胡静介绍,储能成本下降、市场进一步发展繁荣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新能源场站如果仅是为了满足储能配置的要求,就有可能选购低价劣质储能产品,一方面不能真正发挥储能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安全隐患。”

    “从储能行业过去发生的多起安全事故来看,安全性一直都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使用廉价劣质产品会给项目方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张大鹏指出,大型储能企业可能希望通过降低短期产品盈利水平,从而达到扩大出货量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增加项目交付经验,为后期储能市场的发展打基础。

    “但须注意的风险是,如果不具备生产管控或相应实力的中小厂家也进入储能降价的价格战中,就有可能造成劣质产品进入市场,搅浑市场,一旦发生事故会对行业整体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储能成本快速下降,但安全监测要提升标准,储能厂家还需继续严格把控储能产品的性能、质量等,确保项目投运效果符合预期标准。”张大鹏说。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中国石化润滑油名列工程机械供应商百强
· 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助攻河坝气田上产
· 上海院催化剂获《烃加工》技术奖提名奖
· 广西石油“直播带货”实现非油销售额1593万元
· 贵州石油首座光伏发电项目应用
· 安徽石油:为产业转移提供能源保障
· 化销华东太阳能背板膜用聚酯切片销量创新高
· 江苏石油全面提升计质量工作管理水平
   图片新闻
涪陵页岩气田单日压裂施工纪录创新高 西北油田:油稠人不愁 “禁区”成油区
十堰石油:培养员工终身学习 淮南石油:开展“好水好米惠到家”主题营销活动
   高层动态
· 张玉卓拜会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
· 张玉卓会见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刚
· 马永生会见青海省海西州委书记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市场期待疫苗可提振全球燃料需求 油价小幅上涨
· 化石燃料虽仍占主导 可再生能源正强势来袭
· 当前的石油市场存在不理性因素
· 贝克休斯数据表明本周美国钻机数周增幅最大
· 瑞士ABB公司加入欧洲清洁氢联盟
· 俄公司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产量已达400万吨
· 亚洲IPEX价格飙升 11月上涨11%
· ADNOC与埃克森美孚签署战略协议
   行业·国内
· 油气资源国转型为何“中意”氢能?
· 内蒙古中西部发现我国少有特大型地热田
· 大庆油田薄油层水平取芯井创4项全国纪录
· 首批新疆煤制气经国家管网入鲁
· 6家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
· 中国最大砾岩油田2020年新建产能突破200万吨
· 中国首创防砂管柱工艺助西气东输气源长期稳产
· 各地争相布局 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