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04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杨东辉) 大漠戈壁,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训练场上却热火朝天,震天的口令声向寒风诉说着应急铁军无所畏惧的钢铁意志。 2020年12月25日,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开展为期17天的2021年冬季野外跨年驻训,设置公共科目、专业科目、综合演练58个,组织治安、消防、气防、应急抢险专业队伍交叉互训,用实战的“钢尺子”量出战斗力建设的加速度。 “练兵备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解决短板弱项,提升队伍战斗力,坚决完成好油田公司赋予我们保驾护航油田安全生产的光荣使命!”经理刘文斌如是说。 驻训按照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救援队伍训练标准,编制训练课程表,由教官精细组织、技术干部补强指导、操作能手现场帮带。并针对大漠戈壁井场环境,融合通讯、智能化装备应用,检验无人机、履带式智能消防机器人、智能空气呼吸器、无线多点检测仪、高喷消防车等装备设备运行、操作员实操能力,提升各级指挥人员、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好钢不怕淬火,磨则砺,砺则锋。滴水成冰的戈壁荒漠,液化气槽车侧翻及气体泄漏、塔深1井硫化氢逸散、网格化联动防恐防暴、远程奔袭与荒漠化搜索、井喷失控井口切割、灭火、换装新井口等应急盲演相继展开。 险情就是命令!该中心空中侦查、地面监控、动态监测有机结合,发挥应急装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合力,提升油田突发事件科学施救、安全施救的应急救援能力。气防员组成险情侦检组,由远至近进行气体检测;治安员对事故现场道路双向交通实施管制;消防组人员身着防化服在上风方向铺设水带,消防员手持多功能水枪对泄露点气体进行喷淋稀释,同时铺设水幕水带包围稀释,掩护气防员快速救出被困人员,移交接给医护人员。气防组持续检测,直至险情解除。 “不打招呼、不设预案,多种情况诱导、多种场景转换……我们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得到了磨砺、在恶劣艰苦的条件下挑战了生理心理极限,提升了能力素质和训练水平,”消防员李安、气防员焦涛涛他们谈起训练均有这样的体会。 据了解,自2015年起,7年以来从夏季到冬季推动训练由操场走向战场,队员参训达到1700余人次,磨炼了指挥、作战和管理能力,推进了应急救援技术创新,在装备改造、井控安全方面取得了10多项国内前沿技术成果。在首届全国危化品救援技术竞赛、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大赛和新疆消防救援总队全员岗位大练兵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同时,顺应国家应急管理趋势,树立“大应急”理念,形成了特勤模式下的治安、气防、消防、应急抢险和应急医疗救护的“全灾种”应急救援功能,成功参与处置了中石油油井应急抢险,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圆满承办中国石化2020年重大井喷失控着火事故综合应急演练,获得集团公司通报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荣获“中国石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 图为班组合成进攻操训练。 ![]() 图为队员们训练应急棍。 ![]() 图为队员们训练应急棍。 ![]() 图为气防员开展重型防化服操作训练。 ![]() 图为撒水带练习。 ![]() 图为撒水带练习。 ![]() 图为水罐消防车出三支水枪操训练。 ![]() 图为水罐消防车出三支水枪操训练。 ![]() 图为消防员撒水带。 ![]() 图为训练中的队员。 ![]() 图为训练中的队员。 ![]() 图为训练中的队员。 ![]() 图为液化气槽车侧翻及气体泄漏应急演练。 ![]() 图为油井硫化氢逸散应急演练。 ![]() 图为油井硫化氢逸散应急演练。 ![]() 图为驻训队员擒敌拳训练。 ![]() 图为驻训队员走队列。 ![]() 图为驻训队员走队列。 ![]() 图为驻训队员走队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