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民营成品油出口“再试牛刀”

2021-01-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报记者李玲

    日前,商务部下发2021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总数2950万吨,同比增长150万吨,增长率为5.4%。

    记者注意到,于2020年底首次获得100万吨成品油出口配额的民营炼化企业浙石化,本次继续在名单之列,且出口配额增加为200万吨,贡献了本批次配额的大部分增长量。而五家“老牌”国企中,除了中石油、中海油配额量同比小幅增长外,中石化、中化以及中航油出口配额均有所减少。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目前出口配额中依然是国企占据主导,但随着后续政策的助推,民营配额占比或进一步扩大。

    民企配额增加

    具体来看,2021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额中,一般贸易配额总计2617万吨,加工贸易配额333万吨。其中,中石化配额总计1207万吨,居首位,同比下降9.66%;中石油获得配额总计981万吨,同比增长6.63%;中海油获得配额284万吨,同比增长9.65%;中化、中航油分别获得配额260万吨、3万吨,同比降低6.81%、50%。于2020年底新加入出口队列的浙石化和中国兵器,则分别获得200万吨、15万吨的出口配额,分别比上一次配额增加100%、200%。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成为向民营企业放开成品油出口权的信号。

    2020年底,第三批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发放,浙石化获得出口配额100万吨,是继2017年商务部收回民营炼化企业成品油出口配额后,首次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的民营炼化企业,这为民营企业再次获得成品油出口权提供了政策导向。

    “随着盛虹、恒力这种大型一体化炼化企业更多地展现出出口意向,相信未来这些企业也会获得出口配额。现在我国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已经严重饱和,终端市场竞争激烈。所以大型炼化企业未来需要谋求一定的出口配额,以更好地保证其化工品生产,这样综合效益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对记者表示。

    全面放开并不现实

    在当前炼油产能日趋过剩的背景下,我国成品油出口量不断走高,已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成品油出口大国。随着2019年恒力石化和浙石化等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更趋于白热化。在业内看来,出口是消纳国内过剩成品油的有效途径。

    不过多位受访者对记者表示,成品油出口并不会对所有民营企业完全放开。

    “我个人认为,全面放开成品油出口的可能性不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董秀成对记者直言,“炼油产业实际上是一个高消耗的产业。从整个产业布局来说,国家是希望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并不希望把它做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产业。既大规模进口原油,又大规模出口成品油,这也跟我们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导向相违背。”

    在庞广廉看来:“成品油出口不是目的,只是调节国内市场的一种方式,应该选择有能力的企业去出口,而不是为了出口而出口。鼓励炼化一体化企业的方向是没错的,可以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少产油品,多产化工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些油品面临国内强烈的竞争,为了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保证一定量产品的出口,是可以鼓励的。”

    低油价推动降本增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目前成品油出口形势并不乐观。隆众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我国汽油出口量同比回落0.6%,柴油出口量同比下降7.44%,航煤出口量跌幅高达26.75%,这也导致出口配额完成率低于2019年同期14.38个百分点,仅有70.5%。

    “2020年整个国际市场消费不畅,导致一些企业的配额没有完成,所以2021年包括中化等好几家企业的配额都减少了。”庞广廉说。

    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表示:“目前成品油在全球都是过剩的,无论是出口还是在国内销售竞争都非常激烈。”

    而另一方面,我国炼油产能仍在不断扩大。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所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将突破10亿吨。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当前国际石油供应总体保持宽松,未来低油价可能成为新常态并向石化产业链下游传导;国内、国际的双重竞争压力,将倒逼落后炼油产能淘汰以及炼化企业降本增效。

    “过剩的产能没有任何意义,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出去,造成企业亏损、损害市场。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倒逼炼油产能压缩,竞争力不强的中小型炼化企业将被淘汰,行业将更多地走向一体化。”庞广廉说。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国内首个页岩气三层立体开发获突破
· 西北油田2020年度销售创效圆满收官
· 化销华中2020年度资源优化项目创效显著
· 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获“全国优秀博士 ...
· 石家庄炼化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寒流影响
· 福建石油应用AI技术防控油库数质量风险
· 重庆石油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
· 河南油田加快“一体化”科技攻关步伐
   图片新闻
不畏严寒 抢抓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安装 广西石油:全面奋战2021“牛”味年货节
风险“三确认”筑牢安全堤坝 战寒冬
   高层动态
· 张玉卓拜会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
· 张玉卓会见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刚
· 马永生会见青海省海西州委书记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回眸2020·国际油气行业热点频现
· 回眸2020·国际油企资产减记忙
· 资产减记潮给石油公司敲响警钟
· 2020年石油行业资产减记规模创十年新高
· 回眸2020·国际油价低位运行
· 2021年油价展望
· 2020年油价异常波动背后的逻辑
· 自愿减产100万桶/日 沙特送上原油“大礼包”
   行业·国内
· 浙江舟山保税燃料油加注量达472.39万吨
· 天然气局部地区供应偏紧 总体供应能满足
· 川南页岩气成我国天然气重要增长点
·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 两千余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
· 2020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出炉 27家能化企业上榜
· 五部门: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全面开工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