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保护海洋,治理微型塑料污染

2021-01-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石化新闻

    原文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0日07版)

    记者:刘诗瑶

    【现象】不久前,中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中,均检测出了海洋中的微塑料。相比大型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肉眼往往难以辨别,更隐蔽、不易清理,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

    【点评】

    海洋微塑料到底从何而来?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由大型塑料破碎化而来,另一部分来自流入大海的原料,如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等。事实上,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

    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把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教授介绍,比较大的塑料被鲸鱼等大型海洋动物误食,造成的往往是机械损伤,而微塑料过于细小,有可能进入生物体的其他器官,造成更大的伤害。微塑料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还能吸附环境里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根据化学污染物沿食物链的传递规律,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累积的有毒物质往往越多。

    海洋微塑料问题的严峻性还在于,有些塑料经过几百年才会完全降解。原有积累下来的大型塑料还在经历着侵蚀、风化、迁移、破碎至微小的过程,海洋塑料垃圾在洋流的作用下可远距离迁移,新的塑料还在源源不断产生。有统计表明,全球每年有几百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新旧叠加,海洋微塑料的总量令人担忧。

    在生态保护领域,有一项预警性原则。面对存在潜在危害的污染物,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尽早介入。我国是塑料制造生产大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始终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努力从源头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尤其在沿海地带,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清洁海滩的活动。随着海洋调查的深入研究、微塑料知识的科学普及,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保护海洋的行列。

    万物生灵息息相关,立足长远,必须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海洋微塑料防治相关工作不仅涉及监测调查、塑料生产和回收处置,还涉及法律政策制定、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教育等多个方面。面向未来,既要在塑料源头和去向上下功夫,比如尽量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微塑料的拦截和降解处理等,也要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共同呵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石化各企业合力破解危机保石炼产品渠道畅通
· 海南炼化大型国产化芳烃智能工厂通过验收
· 胜利海上闭环销号查问题除隐患
· 贵州石油部署百日安全无事故专项行动
· 长岭炼化三项经济指标创新高
· 江汉油田页岩气开发技术获评石油石化好技术
· 石化机械全面部署2021年HSSE重点工作
· 扬子石化原油加工量连续三年突破1200万吨
   图片新闻
西北油田SHB1-7H井酸化+气举措施见油 严把新建环保装置施工质量
加强夜间安全生产 江钻公司:推行全员质量考核积分管理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到中国移动拜访
· 张玉卓拜会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
· 马永生会见东方电气总经理俞培根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脱碳对石油巨头有战略意义
· 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企稳 天然气储量下降
· EIA预计一季度WTI油价为56美元/桶
· 陶氏将斥资2.94亿美元与美国达成减排协议
· 挪威12月石油产量超过预期
· 贝克休斯公布自去年油价暴跌以来首个季度利润
· 以壳牌为首的财团希望在汉堡发展绿色氢中心
· 麦哲伦与Enterprise联合开发休斯顿原油期货合同
   行业·国内
· 山西关闭煤矿采空区残余煤层气约726亿立方米
· 在“碳中和”目标态势下推动石化行业绿色转型
· 珠江口盆地获重大油气发现
· 提升碳汇能力 海洋固碳在行动
· 关注“碳达峰”背景下的新机遇
· 中国海油力争2025年油气产量超8000万吨
· 中国“聚宝盆”实现白天全部清洁能源供电
· 打击非法生产储存危化品 查处违法“小化工”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