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新春走基层
 

在抗疫现场“捡”故事

2021-01-25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张玉香

“你们那里还好吧?上班受影响吗?”地处河北,随着近日疫情形势的变化,来自外省同学朋友的问候不断。

说实在的,好不好真无法定义,但无意捡拾到身边的抗疫片段,让人心里有了依靠,踏实许多……

去找李海宁,是想问问儿子大学放假回来用不用报备。走入他办公室,他正用微信接收几名汽运司机的健康信息,几分钟的时间,打了七八通电话,接收了十几名外来人员的行程绿码图片。

从1月初开始,沧州炼化疫情防控小组成员李海宁一天比一天忙碌。因他负责企业所有外来人员的健康信息核查工作。每天一到单位,单位电话和手机铃声就响个不停,有外来人员到他这里报备的,有企业员工咨询情况的……每天,李海宁还要做疫情防控日报,早上准时发到单位微信群里。

李海宁说,经历了2020年,他对疫情防控工作程序虽已驾轻就熟,但还是一刻都不敢大意。

1月19日上午到物资采购中心采访时,搬倒队队长皮佳伟正带着搬倒队队员给刚到场的100多桶次氯酸钠消毒,哪一桶没消杀好他都不允许入库。

如果说李海宁是为外来人员“接风”的,物资采购中心的皮佳伟则是专门负责为采购物资“洗尘”的。

“别管啥物资进场,得先到我这儿消杀。”皮佳伟的屋里常备喷雾器和消毒液,上班期间,他随时根据配比调配好消毒水备用。物资一进入仓库大门,他立即带领员工逐件给这些物资外包装消毒。

这活儿听起来简单,真正干到位也没那么容易。外包装多大面积喷多少下,哪个部位要重点消杀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皮佳伟说,因物资来自各个地方,甚至有进口的,遇到重点关注的物资,他要在现场反复确认好几次,才可让物资入库。

“这可不是简单的卫生清理,一点儿都糊弄不得。”皮佳伟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如果干不好这项加派的任务,都对不起这份工作。

1月18日的夜班,炼油三部三班共产党员韩铁良早早来到单位,站在门口负责给到岗的班组人员测量体温。

同厂外的严格把关相同,炼油三部三班的班长苏卫可没少在疫情防控上动心思。“首先要在班中建立一支有力的疫情防控队伍。”为保证疫情防控不出疏漏,苏卫把给员工测量体温和班前班中消毒的任务交给了班上的党员。

他按照班内党员人数做好排班,制定轮值表。在炼油三部三班,班组员工每天到单位预检查前,由当天的轮值党员提前为进入操作楼的员工量体温,并负责做好内外操室、饭厅、操作台等区域的消毒工作。班中,轮值党员必须再进行一次在岗员工的体温测量和工作区域的消毒工作。

苏卫手里还有本班组员工的行踪台账,班组人员休班期间,自己和家人是否离开市区、参加过什么活动、是否有亲属到访等都有记录,便于出现问题快速追溯。

“班组单元如同一个个疫情防控堡垒,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不作为让企业买单。”苏卫说,他在单位倡导员工休班时间尽量待在家里,固守着一份安全的责任。

…………

从1月开始,伴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身在河北心里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可每天看到大家在疫情防控上做的努力,如同在寒风中有人给自己搭起保暖屏障,立即暖意萌生。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