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专题 >>> 新闻频道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党史学习·“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

2021-01-27 来源: 中国石化报
石化新闻
 

李国喜

延安时期,条件虽艰苦,但在山沟沟里的窑洞中,毛泽东领导全党学马列、用马列,创作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作,用以武装干部头脑,指导革命实践,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使命。

长征结束到陕北后,毛泽东特别注重学习马列主义著作。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论断,推动全党掀起学习马列主义的高潮。1940年底,毛泽东对从前线回来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们说:“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特别强调精通马列主义的重要性:“没有大量的真正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的干部,要完成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

为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毛泽东带头学习马列、宣传马列,全党掀起学习热潮,组建许多学习团体与学习小组,举办许多学习讲座,出版许多马列著作。

毛泽东在凤凰山麓李家窑里夜以继日创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其中的《实践论》《矛盾论》,用中国革命惨痛的教训论述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吴家大院的窑洞里七天七夜不出门,创作《论持久战》,用辩证法分析中国与日本的基本特点,揭示中国抗战的基本规律、发展过程,指明中国抗日前途。在杨家岭的煤油灯下撰写《新民主主义论》,向全国人民说明“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以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代表,《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四卷共收录文章159篇,延安时期创作的就有112篇。

毛泽东的一篇篇光辉著作花去他无数个日日夜夜:为写《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胳膊得了严重的关节炎;为写《论持久战》,炭火烧着了棉鞋,焦煳味儿都没有打断他的思绪;为写《新民主主义论》,熬干了多少盏油灯,让勤务员不禁落泪。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也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创作许多经典名篇。这些在延安的土窑洞中诞生的著作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光辉典范,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

(作者单位: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来源:《 人民日报 》)

相关链接
 
 
<返回频道首页>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