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8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李玉军 张春艳 “多亏好心人施救,帮我抢回了这条命,等我出院后一定要当面好好感谢我的救命恩人!”2020年9月初,陈先生的家人专程来到山东青岛石油第9加油站,转达了他的谢意。 陈先生口中的好心人是山东青岛石油市北片区党支部书记匡新刚、非油品管理员马喜宝、青岛第22站原站长于海强、青岛第25站原站长孙福江、青岛第7加油站站长许超。 时间回到2020年8月31日。 “1、2、3、4……” “病人有没有呼吸?现在是吸气还是呼气?” 2020年8月31日14时30分,在山东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附近的青岛第9加油站内,一场由5名员工组成的“救人大战”在加油站上演。 当天15时,本是山东青岛石油市北片区组织加油站长在第9加油站召开会议的时间。14时30分,会议还没开始,参会站长正陆续走向会议室,意外发生了。 “当时看到有一辆车有些异样,一般倒车应该打一下方向,然后将车开出加油站。这辆车却直着向后倒。”匡新刚和许超正在会议室外的楼前交流,一边留意着加油岛内的车辆情况。他们突然发现加油岛内有一辆车不太对劲,还来不及反应,就听到“轰”的一声响,车尾直接撞在加油站的围墙上。两人赶紧跑上前打开车门,发现客户陈先生(化名)已经昏迷。匡新刚赶紧掐其人中,没有反应;再扫了一眼车上,没发现急救药品。这时,陈先生几乎摸不到脉搏。 匡新刚参加过多次应急救援培训,知道“心脏骤停急救需抓住黄金4分钟”。他俩赶紧招呼其他站长将陈先生扶了出来。等把陈先生放在平坦的地方后,许超马上拨打120,并根据120电话连线指导,匡新刚、于海强、孙福江、马喜宝迅速轮流对客户实施人工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夏末的天气依然炎热,几个人忙着救人,后背很快一片汗湿。大家一边做一边观察陈先生的呼吸、脉搏和脸色变化。“没感觉到热,也没感觉到累,当时特别紧张,生怕救不回来”。 一次、二次、三次……经过12分44秒的抢救,客户呼吸越来越顺畅,脸色从发黑发青到慢慢恢复正常。急救车到达后,他们又配合医务人员将客户抬上车,送往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 “其实,不止我们5人忙活,加油站其他工作人员有的去买速效救心丸,有的在路边等待急救车。我们人多力量大,最终把他救活了。”许超说,多亏了在场的所有员工训练有素。参与救援的于海强和孙福江都受过心肺复苏或胸外按压救援训练。20年前,于海强也凭借简单的应急技能救了一位发生心梗的老人。 后来,据陈先生说,前几天他有些头晕,以为天气变化导致了感冒,没当回事。8月31日,他在第9加油站加完油倒车出站时,意外发生了。“当时我刚挂上倒车挡,突然感觉一阵胸闷,大脑就空白了”。 “病人是因心肌梗死导致心脏骤停。他太幸运了,加油站的急救为我们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第三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医生李晓说。9月1日,陈先生苏醒并转入普通病房。 当时,在场员工拍下了救人的视频,该视频在石化V视上点击量达到273.6万次,点赞破10万次,评论过千,并被多次转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山东石油党委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向5名员工学习,并给予嘉奖。 “加油站作为窗口单位,随时可能面对各种突发状况。随时关注现场,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而能够迅速反应抢救客户生命,得益于我们平时强化应急演练,提升了应急反应能力。”有人问,当时怎么反应那么快?有十多年加油站工作经验的许超这样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