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8 来源: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燕山石化合成树脂厂:为了口罩,我们拼了 王朝辉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燕山石化合成树脂厂因硬核跨界转产熔喷布和成功研发生产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氢调法熔喷料,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此时此刻,燕山石化合成树脂厂技术科科长、熔喷布车间主任王兴启站在车间里,看着一卷卷熔喷布分切下线、装车出厂,12天建成一座厂的火热场面历历在目,“为了口罩,我们拼了”的激情热烈澎湃。 2020年初,疫情肆虐,口罩的“心脏”熔喷布价格飞涨。 关键时刻,中国石化党组决定硬核转产,火速建设熔喷布生产线,要求燕山石化第一条生产线在半个月内建成投产。按照正常工期,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半年。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项目建设打破常规,边设计、边施工、边安装、边培训、边生产准备。项目管理和设计团队通宵达旦,用“黄金一米”的智慧设计方案,使半个月的工期从不可能变成可能;建设团队24小时交叉作业,一天拼出5天的作业量,使项目提前30小时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物资保障团队千里奔波,仅用7天就将30多(台)套大型设备运到现场;科研团队连续攻关,以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为项目投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作为攻坚冲刺的最后一棒,合成树脂厂生产团队厉兵秣马,向着既定的目标发起冲锋! 隔行如隔山。设备长什么样?不知道。工艺流程什么样?不清楚。 “10天交出生产线,15天产出合格产品。”铮铮誓言犹在耳畔。没别的,学!争分夺秒地学! 冬春之交,天气阴冷。60多人坐在能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里,四面透风。手冻僵了,就一边哈着气,一边做笔记;腿坐麻了,就站起来蹦一蹦,再继续翻资料。半夜,冰冷的教室里,几把椅子拼成一张床,大家累得倒头就睡。就这样,生产团队在一周内完成操作法、试车方案的编写和培训,踏出了第一步。 他们将生产准备工序前移,来一台设备就安装一台、调试一台、培训一台。 为了喷出1到3微米的超细纤维,身高1.85米的铁汉子刘健变身“美绣娘”,手捏银针、屏气凝神,哈着腰趴在80厘米高的操作台上,对5700个直径0.3毫米的喷丝孔逐个清理,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 卷绕机到分切机之间没有起重设备,重达200多公斤的熔喷布卷需要分切,怎么办?抬过去!50岁的党支部书记刘建新带领党员突击队一卷一卷地抬,几趟下来累得直不起腰。 每一个人都在忘我地拼搏,因为这是一场关乎国家抗疫大局、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战役,“没别的,就是豁出去,干”! 经过40个小时的工艺调试和设备联运, 3月6日23时59分56秒,熔喷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较原计划提前48小时!这宝贵的48小时,意味着可以多生产出1200万只医用平面口罩。 看着硕大的熔喷头源源不断喷出白色纤维,瞬间凝结成雪白的布匹,现场掌声雷动,一个个泪流满面!从建设到投产,12天,这是燕化人奋力创造的奇迹,这是燕山石化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 截至2021年1月9日,燕山石化合成树脂厂4条熔喷布生产线累计生产熔喷布达1681吨,助力增产医用口罩14.23亿只,有力支援了全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助力全球防疫抗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