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新能源大发展要过好“消纳关”

2021-02-01     来源:经济日报
石化新闻

    记者:王轶辰

    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热情高涨。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716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风光新增装机之和约为1.2亿千瓦,远超市场预期。考虑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在二级市场上,资金大量涌入被认为“发展没有天花板”的新能源板块。但是,资本狂欢背后暗藏隐忧,持续暴增的新能源装机很可能面临消纳困境。

    “十四五”期间,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将逐步全面实现平价上网,成本优势以及碳中和目标的要求,推动新能源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风电行业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新增风电装机须保证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光伏行业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一般预估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7000万千瓦左右,乐观预计这一数字将提升至9000万千瓦。如此大体量的新增装机规模,在中国新能源发展史上前所未见。

    不过,判断新能源的发展成绩不能唯规模论,必须要平衡发展速度与质量,其中新能源消纳始终是个关键点。与传统化石能源不同,风能和太阳能固有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在这方面,国外已有前车之鉴。

    由于资源禀赋、电源建设与电网规划不匹配等问题,弃风、弃光率一度居高不下,直到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电网企业的努力下,弃风、弃光率才不断下降。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新能源市场化消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多方面的。比如,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有限。再如,现有储能装机量不足以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电化学储能不足2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仅3000万千瓦,与我国20亿千瓦发电装机相比,系统调节能力仍显不足。

    因此,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必须先解决好消纳问题,否则弃风、弃光可能再度反弹,光伏电站、风电场“晒太阳”的尴尬局面将再度上演。一方面,要加强新能源与灵活调节电源统筹规划。在全国范围优化布局新能源,制定各区年度新增建设规模、装机布局和开发时序。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优化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灵活电源规划,支撑新能源消纳能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提升新能源并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从源、网、荷、储、市场交易等多方面发力,不断挖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提升适应新能源随机波动性的调度运行水平和风险防御能力,支撑高比例新能源高效消纳。此外,还要加快推进适应波动性新能源消纳的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中科炼化首次生产PE100等级双峰管材料
· 机关干部干得怎么样 基层员工当“考官”
· 西北油田冬季向南疆供气超4.5亿立方米
· 西南油气天然气销量突破6亿方
· 仪征化纤实现元月生产经营开门红
· 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评国家优秀等级
· 福建炼化六个持续深化促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 江苏油田“千分制”绩效考核激发创效活力
   图片新闻
有一种春节 叫漂在新疆不回家 茂名石化50万吨/年重芳烃反应器吊装就位一次成功
沧州炼化百日安全无事故专项行动责任到人 胜利油田河口厂净化油区治安有新招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出席第十二轮中美工商领袖对话会
· 张玉卓到中国移动拜访
· 马永生会见东方电气总经理俞培根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全球油服业复苏面临多重挑战
· 福布斯:由近期游戏驿站股价看石油行业泡沫
· 摩根士丹利:全球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步入新周期
· 澳大利亚推出全国氢簇计划
· 埃克森美孚成立碳捕获技术部门
· 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去年曾提出合并设想
· 通用汽车将在2035年前实现全电动化
· Uniper预计亚洲液化天然气运输需求将激增
   行业·国内
· 发改委:将从六大方面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青海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替代原煤3811万吨
· 国家能源局:2020年我国油气产量持续双增
· 电力行业今年将加快低碳转型
· 能源透视:居民供暖“高碳模式”面临挑战
· 天然气产量增幅持续超过石油 碳达峰加速推动“...
· 青海:“泛共和盆地”将发展多元绿色算力经济
· 国家能源局明确2021年能源监管重点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