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行业  人物  企业  生活  English 
 
 
  石化要闻  |  国际  |  海外  |  人物  |  观察  |  图片
高层动态  |  国内  |  责任  |  言论  |  专题  |  视频
     
 
   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行业国内
 

数字化转型重塑多维新能源生态圈

2021-02-07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石化新闻

    

    原题:设备制造和运营维护两端发力 数字化转型重塑多维新能源生态圈

    原文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 路郑

    现阶段,要降低新能源和储能的成本,一方面需要新能源和储能自身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还依赖于数字化技术构建能源工业互联网,以促进新能源更多的应用,提高能源效率,并改善能源用户体验。

    近日,在各地陆续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均成为“高频词”。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开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需要在设备制造和运营维护两侧共同建设。在互联网时代,只有整合新能源全产业链,并与数字平台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才能构筑全新的能源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打造完整业务链。

    疫情之后数字化转型将成“必选项”

    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护航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智慧能源的构建,不仅需要针对既有业务痛点的数字化升级方案,更需要针对能源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与发展需求,综合提供安全合规、云化转型、大数据分析、AI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技术处副处长侯金鸣表示,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未来电力行业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新特点。“这些趋势意味着电力行业的管理、运营、服务、交易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电力企业需要重新思考用户在哪里,谁是竞争对手,谁是新一轮的利益相关方和参与者,以及能源生态系统如何运作等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用户参与方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竞争对手、更多的利益相关者。”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韦柳融认为,如果说疫情前“数字化转型”还是很多单位和企业的选择之一的话,疫情之后“数字化转型”就成了必选项,单位和企业只有早做和晚做的区别,没有做和不做的区别。但从目前供给侧来看,支撑这种全面数字化发展的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都不成熟,未来十到二十年,数字化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互动、升级将成为数字化发展的主旋律。

    数字化技术助力新能源利用前景

    数字化手段能否赋能能源转型?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瓯判断,作为能源装备制造业,如果把数字化转型做好,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装备会迎来商机﹔另一方面,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需要综合能源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一个机遇。伴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同样需要用数字化手段,帮助用户保证电网稳定性、经济性及可靠性。”

    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发展,韦柳融表示,数据中心仍是投资热点。投资主体不仅包括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一些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产商、建筑商、政府都会参与其中。数据中心集聚区会加快发展,数据中心的技术架构也逐渐从简单的虚拟化走向云架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也会继续增加。

    此外,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总监范霁红认为,现阶段,要降低新能源和储能的成本,一方面需要新能源和储能自身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还依赖于数字化技术构建能源工业互联网,以促进新能源更多的应用,提高能源效率,并改善能源用户体验。“我相信,在数字化技术助力下,“新能源+储能”是未来能源的主导方向。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快就会实现“新能源+储能”发电成本低于火电、核电发电成本的目标。届时,新能源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开启新能源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光储并济、数字互联’可以打破空间、时间、平台桎梏,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潜力将被充分激发出来。未来,能源架构中将会最大限度吸纳清洁能源。”阳光电源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提高新能源的渗透率,需要从技术路径和顶层设计上努力。

    在技术路径方面,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产品品质。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光伏与储能的深度融合成为发展趋势,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在这种趋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顶层设计方面,清洁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要国家层面来统筹产业发展方向,建立健全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和价值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电价政策等。“光储并济、数字互联”下的经济和能源利用,才能构建出更高效、更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数字化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未来五年是新能源技术从辅助能源到成长为支柱性能源的重要发展期,因此应加强产业数字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将新能源数字化平台建设从企业行动上升到国家方案,在全国范围打造和部署应用统一的数字化运行平台,汇集行业数据信息,服务国家能源清洁转型和新能源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数字化应用,全面支撑“十四五”规划研究和“新基建”,更好地服务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延伸阅读
 
 
<返回频道首页>
 
 
   石化要闻
· 西北油田为居民保“暖”给企业加“气”
· 中原油田保供增气量日产气量创新高
· 中科炼化百日安全无事故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 上海海洋与中海石油召开联合研究会
· 十建公司:开展成本管控久久为功大讨论
· 上海石油:“一键到车”新业务试运行
· 化销华南联合中科炼化首次推出高密度管材
· 中韩石化投用华中地区首家共享托盘套膜设施
   图片新闻
有一种春节 叫漂在新疆不回家 茂名石化50万吨/年重芳烃反应器吊装就位一次成功
沧州炼化百日安全无事故专项行动责任到人 胜利油田河口厂净化油区治安有新招
   高层动态
· 张玉卓出席第十二轮中美工商领袖对话会
· 张玉卓到中国移动拜访
· 马永生会见东方电气总经理俞培根
· 赵东会见美国麦肯锡公司客人
   行业·国际
· 贝克休斯和诺瓦泰克签署LNG生产脱碳协议
· 芬兰Gasum计划大幅增加沼气产量
· 加拿大帝国石油股价有望上涨70.9%
· 1月巴国油石油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 印度阿达尼与道达尔达成为期3年进口LNG协议
· 全球油服业复苏面临多重挑战
· 福布斯:由近期游戏驿站股价看石油行业泡沫
· 摩根士丹利:全球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步入新周期
   行业·国内
· 新分子铺就可再生塑料“变革”之路
· 新能源大发展要过好“消纳关”
· 我国深水油气装备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
· 国内成品油价年内迎来“第二涨”
· “十三五”中国深水油气装备制造能力再上台阶
· 中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累采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
· 供应充足需求下降 天然气价格承压下行
· 青海去年开展非油气地勘项目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